其实,宋启文的猜测并没有错,周尚景并不担心朝廷格局发生变动——“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等等固然是周尚景的强项,但周尚景同样并不缺乏浑水摸鱼、乱中取胜的手段。
但宋启文的猜测只是周尚景的众多理由之一,并且还是最微不足道的一个罢了。
实际上,关于商税之事、朝廷格局、乃至于赵俊臣的逐渐崛起,周尚景还有许多更加深入的考虑,只不过现在时机尚未成熟,还不是向宋启文、李和、张伯崇他们详细说明的时候。
所以,周尚景并没有继续解释下去,只是突然吩咐道:“接下来,你们要密切关注沈常茂与赵俊臣的行动,沈常茂如今正在奋力扩充权势,那么趁着这个机会咱们也可以派人加入其中,趁机刺探沈常茂下一步的计划……此外,让南直隶的那些官员密切注意南直隶的动态,赵俊臣今天的表现看似低调,但他一向是谋定而后动,他的试点计划恐怕并非是那般简单。”
听到周尚景的吩咐之后,众位“周党”官员自然是纷纷应是。
对于“周党”而言,任何的低调都只是一时的,等到准备万全、时机合适的时候,他们自然会再次站出来、并且大干一场。
到了那个时候,朝中百官、各派势力,都不能阻止他们达成目标。
对此,无论是宋启文、李和、张伯崇,还是其它的“周党”官员,皆是信心十足,并且满怀期待。
因为,十余年来,他们很少有失手的时候!
却说,就在周尚景与“周党”成员们商议着下一步的计划之时,赵俊臣已是领着工部尚书左兰山、通政使童桓、刑部侍郎秦怀远等人离开了紫禁城,乘轿前往赵府。
在那里,顾全、詹善常、刘长安等人已是等候多时了。
拿到了试点的权力之后,赵俊臣自然是要大干一场,所以他也有许多事情需要向“赵党”官员们吩咐。
说起来,赵俊臣已是有四个多月没有回府了,在赵府之中,方茹同样是等候赵俊臣多时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