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摄政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一十九章.冷静.(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本官掌握了诸多朝廷官员切实罪证的事情,绝不能说出去!”

    听到赵俊臣的吩咐之后,经验丰富的李传文顿时已是明白了赵俊臣的用意。

    赵俊臣要求将册子里的罪证与情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关于那些走私商人们的,另一部分则是关于朝廷官员的,显然赵俊臣并不打算同时对付两者,而是想要先利用这些证据除去那些走私商人,对于涉案的朝廷官员们则是徐徐图之。

    赵俊臣的这般选择,也让李传文暗暗松了一口气。

    原本,他还十分担心赵俊臣会年轻气盛、忍不住诱惑,打算将这本册子里的内容一口气全部曝光出去,想要将那些涉及了走私活动的商人与官员们一网打尽,到了那个时候,赵俊臣的举动固然会震动朝野,但最终倒霉的人,绝不会是那些参与走私活动的商人与官员,而会是赵俊臣本人!

    毕竟,赵俊臣手中掌握的种种证据,虽然是威力巨大,但因为涉及人数太多了,却也容易引起百官们的忌惮与敌视!

    此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乃曰“法不责众”,若是赵俊臣一口气弹劾了二百八十四位朝廷七品以上官员,哪怕是证据确凿,德庆皇帝也绝不会出手惩处这些官员,毕竟人数太多了,若是全部惩处,德庆皇帝又去哪里寻找这么多的接替人选?这么多官员倒台,必然是天下震动,到时候朝廷的声誉又会损失多少?所以,若是赵俊臣当真这么做了,那么最终的结果很可能会是二百八十四位贪官在铁证面前被判定无罪,而赵俊臣这位举报之人反倒会因为扰乱朝廷、诬告同僚、打压异己等等罪名受到德庆皇帝的惩处——毕竟,相比较二百八十四位贪官,惩处赵俊臣要容易得多、影响也小得多,哪怕赵俊臣的弹劾乃是一片公心——类似的事情,历史之中已是发生过许多次了。

    如此一来,赵俊臣若是想要讲这份册子里的内容全部曝光,自然就是寻死之道!

    幸好,赵俊臣虽然得到了这份册子作为武器,但并没有忘乎所以,依然能够保持冷静与理智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