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赵俊臣虽然不满意何漳的某些态度与表现,但目前还需要大局为重,并没有刁难何漳的意思,赵俊臣的说法自然有赵俊臣的考虑。
所以,赵俊臣依然是没有改变想法,只是缓缓说道:“本钦差自然知道,仅仅是十天时间,战兵新军的兵尚都不齐整,必然还有许多兵力无法抵达花马池营,但我的态度依然不会有任何变化!我的要求是,不论战兵新军到时候有多少兵力、兵员是否齐整、面临多少困难,都必须要在十天之内形成战力!哪怕是十天之后,大半兵力还在路上,战兵新军的兵力只有一万人,这一万人也必须是随时可以派上战场!有多少兵力,就磨合多少军队!”
说到这里,赵俊臣与何漳四目相对,表情愈加冷肃,继续说道:“何老将军,我希望你能明白,我并不是刻意刁难你,实在是战局紧迫,我们所有人都需要承担更大的压力与担子!如此才能激发所有潜能,以最大的胜算迎战蒙古鞑子!针对今年的火筛入寇,我已经制订了详尽的计划,在这一系列计划之中,战兵新军的作用皆是无可替代,也需要战兵新军尽快形成战力!我不强求你磨合那些尚未抵达花马池营的兵力,但战兵新军的目前兵力,必须要在十天之内成军!当然,我也会再发公文,促成各地边军将领尽快交出私兵!”
然后,赵俊臣的表情稍缓,又说道:“此外,战兵新军的兵员暂不齐整,其实也有好处!磨合一万人的军队,总要比磨合两三万人的军队容易许多!将目前的兵力彻底整合于一体之后,今后再以目前的兵力为主体,吸收融合后续的兵力补入,也会更加容易,何将军认为是不是这个道理?”
听到赵俊臣的说法之后,何漳依旧是面现为难!
战兵新军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哪怕只是磨合目前的兵力,十天的时间也实在是捉襟见肘,何漳完全没有任何把握,所以也不敢承诺些什么。
就在这个时候,一直端着架子、沉默不语的关武元,秉持着“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原则,突然是向何漳说道:“何将军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