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摄政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六十九章.势(七).(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士们的死伤情况只是一组数字罢了,只要是获得了最终胜利,只要是得到了朝廷的军功赏赐,这一串数字就算是再翻一倍他们也不会有多么在意。

    前线将士们以性命相搏,最终只是得到微薄的饷银与抚恤,但史书上并不会出现他们的名字,最终只是罗列为一串数字成为大人物们辉煌事迹的旁证,战争的荣耀、朝廷的赏赐、世人的赞颂,最终也只会属于帐内的这些文武官员们,哪怕是这些文武官员在作战之际只是躲在大后方瑟瑟发抖。

    现实就是这样残酷。

    所以,何漳的话声落下之后,帐内的文武官员就已经把己方的死伤数字抛在了脑后,迫不及待的向赵俊臣歌功颂德起来!——对于他们而言,这是眼前最重要的事情!

    “恭喜钦差大人!贺喜钦差大人!此战过后,大局已定!入侵我朝疆土的蒙古联军已经是损伤过半,再也不能形成威胁了!”

    “是啊,这全是钦差大人的功劳,若不是钦差大人的一力主战,若不是钦差大人的英明指挥,若不是钦差大人在危难之际的以身犯险,我军恐怕是难有今日之胜果!钦差大人当是首功!”

    “此战之胜,意义重大!战果传到朝廷中枢之后,必当是震动朝野,各位,咱们如今的当务之急,应该是联名上书朝廷请功!”

    见到众人的这般表现,何漳的眉头愈加紧皱,但总算是忍了下来没有当众泼冷水,只是表情不快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另一边,赵俊臣见到帐内众人已经开始迫不及待的讨好自己、瓜分功劳,同样是眼中闪过了一丝讽刺。

    但表面上,赵俊臣依旧是不动神色,只是抬手轻按,制止了众人的热烈讨论,然后缓缓说道:“各位,如今在阶州城外,蒙古联军的主力犹在,咱们这一战固然是胜了,但自身的损伤亦是不轻,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依然是要商议出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依照本钦差的推算,蒙古联军的主力如今大约还有近两万兵马,咱们的兵力已经没有任何优势了!若是最终让这支蒙古军逃回草原,咱们就无法收获一场完胜,反而会留下无穷后患,眼下的胜利也就毫无意义了!各位,如今还不是盲目乐观的时候。”

    此战之后,赵俊臣在军中的地位与威望已经是如日中天,没有任何人敢有质疑赵俊臣的念头。

    所以,随着赵俊臣的话声落下,众人很快就冷静了下来,皆是表现出一副随时听候命令的样子。

    见到众人的这般表现,赵俊臣轻轻点头表示满意,然后问道:“关于我军下一步的计划,究竟应该如何剿灭蒙古联军的残存主力,各位可有什么办法教我?”

    听到赵俊臣的询问,帐内完全见不到刚才的热络气氛,一时间竟是没有任何人主动发表意见。

    安静了片刻之后,吴启凡起身说道:“钦差大人,依下官看来,我军这一战固然是损伤不轻,但依旧是占有明显的优势!首先,蒙古人屡屡受挫之后,必然是士气低迷、心中惶恐,而我军经过这场大胜之后,则正是士气大振、战意最浓之际,哪怕是兵力优势不大,也足以占据上风;其次,我军毕竟是境内作战,占有主场优势,也大可以拖延时间等待战机,但蒙古人如今已经陷入了彻底的被动,再也无力主动发起攻势,只能拼命突围逃窜;最后,依照钦差大人的命令,甘肃军镇的兵力随时都可以赶来支援巩昌府,渭水北岸还有戚斌新军负责阻断蒙古联军的后路,钦差大人您也可以随时征召各地边军支援,我军的兵力优势依然还在……只要计划得当,想要全歼蒙古残留的主力部队,胜算依然很大!”

    吴启凡的这一番话,强调了己方的种种优势,倒是可以振奋士气,但他只是一名文臣,终究是不懂军事,并没有任何具体的建议。

    随着吴启凡的话声落下,他后面的众位文官也纷纷出列表态,只是他们与吴启凡一样皆是只能发表一些战略上的意见,虽然是长篇大论,但并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

    赵俊臣原本也没有指望他们,只是点头表示赞同之后就转头向着众位武官看去,希望这些武官可以提出一些切实的意见。

    经过小川河的战事之后,赵俊臣已经下定决心自己不会再轻易插手具体的军事安排了,这些事情最好还是交由专业人士负责。

    然而,让赵俊臣感到失望的是,武官们也大都是无法提出什么切实可行的建议。

    或许是不敢承担责任,又或许是他们已经习惯了依赖赵俊臣的决策,武官们大都只是表示一切听从赵俊臣吩咐、只要赵俊臣一声令下就会以死效力云云,固然是态度可嘉,但赵俊臣却是难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