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冠绝新汉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九十四章 幽州出手,扑朔迷离!(第2/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止立威,固然是因为陈止之前与张家有龃龉,但他也没有直接报复陈止,因为那样被人看着,就有低了格调的意思,也有小题大做的嫌疑。

    张应真正谋划的,是尚书令的位子,陈止最后是被拿来立威,敲山震虎的。

    但王浚现在的做法,就截然不同了,一个郡的郡守,牵扯各方利益,那个代郡原本的太守,肯定也有自己的利益,就这么轻易挪动,怎么看都不正常。

    另一边,杨结看了从属官和董绪一眼,道:“你们及时过来通报,实在辛苦,先找个厢房休息一下,我让人备上酒水、瓜果。”

    董绪二人也有眼色,知道这翁婿二人有话要细说,自己留下来,听了什么不该听的,难免尴尬,但若是大司农想要追问、详细了解,他们也得随叫随到,因此都在行礼之后,就顺势退下,跟着杨家仆从,找了间房暂时落脚。

    啪!

    突然,杨结的手在桌上用力一拍,语气低沉的道:“王浚太嚣张了!这么一封建议,他也敢冒充军情,大张旗鼓的宣传出来,背后定有人张罗,否则你我的衙门之中,不可能这么快就知道,简直岂有此理!朝廷调度郡守,是吏部的事,是中枢的决定,他一边疆守将也敢置喙,还敢出言干涉!”杨结的话中,充满着浓浓的不满和愤怒。

    但他也清楚,以王浚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朝廷对他的倚重,这所谓建议,其实就是通牒了,尤其是在朝廷有心要敲打他、打压他的时候。

    事实上,朝廷诸公的心里,也都是心弦紧绷,因此王浚那边稍微有点动静,杨结立刻就往坏的方面想了。

    这朝廷任命两个太守过去,将王浚挑选的人顶替,本就料到王浚会有应对,现在他的这封上书,恐怕只是个前奏,是投石问路,应对的颇为巧妙

    王浚并没有拒绝朝廷的指派,只是略作更改,算是做出了妥协的姿态,既然如此,朝廷也不好做的太过。

    陈止叹息着道:“最大的可能,是诸公对王浚妥协,将提议确定下来,因为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