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鹿鼎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252 会徽会旗钞票】(第8/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向动物之间互相搏杀的方式,也是万不得已,但那肯定不是韦宝期待的生活方式。

    韦宝提上内褲,道:“进来吧。”

    徐蕊和王秋雅推门进去,两女麻利的帮公子起床穿衣,洗漱。

    虽然昨晚上睡眠不足,但韦宝满满的都是正能量。

    “秋雅侍候我早膳吧。”韦宝走到案台边上对徐蕊道:“你来,把这些地方的画像给我补上去,画我的头像,画帅一些呀。”

    徐蕊看着几张纸上都是长方形的图案,奇道:“总裁,这是啥?”

    “这是钞票!”韦宝喜滋滋的说出了自己发行钞票的构想。

    徐蕊和王秋雅闻言,都说好!

    “用记账的方式算工钱,算各家天地商号旗下商号的商业往来,太麻烦了,而且容易出错。”徐蕊笑道。

    “是啊,要有一样类似银票的凭证,一切便简单的多了。”徐蕊也笑着接话道。

    一开始,银票由商人自由发行。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银票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再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贯付给铺户30文钱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银票”。这时的“银票”,只是一种存款和取款凭据,而非货币。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银票”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银票铺,并在各地设银票分铺。

    由于银票铺户恪守信用,随到随取,所印“银票”图案讲究,隐作记号,黑红间错,亲笔押字,他人难以伪造,所以“银票”赢得了很高的信誉。

    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直接用随时可变成现钱的“银票”来支付货款的事例也日渐增多。

    正是在反复进行的流通过程中,“银票”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品格。

-->>(第8/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