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鹿鼎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260 找到买粮食的管道】(第6/10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姓根本买不起肥皂、火柴、煤油灯。

    他们甚至连皂角都舍不得用,这年代的穷人身上,大部分有股味道,只有女孩子们才会设法找来一些粗制自制的皂角洗澡,男人们一年到头不洗澡,不是啥稀奇事。

    南方还好点,北方冬天这般寒冷,又跟蒙古人和建奴挨着,人家不洗澡是传统。

    至于火柴,如果不花银子,他们自然愿意要,但是有几乎不用花银子的火折子,便没有人愿意买了。

    煤油灯更是,穷人们连普通的油灯都点不起,换成价钱同等,性能更高的煤油灯,他们也还是没钱点灯,不会有所区别。

    生意的对象,仍然是富户。只可惜天地商号隐隐约约受到富户的排挤,加上习惯不是朝夕之间能改变的,习惯了用皂角、火柴和煤油灯的人,也不会一下子就接受新鲜的肥皂、火柴和煤油灯这些替代品。

    面对这种局面,韦宝并没有急躁,因为他此前就预估到这种局面了。

    看了一下午的书,韦宝又等来了好消息。

    “公子,成了!”林文彪稍微有些兴奋:“那个姓徐的管事想要500两纹银的好处费!答应帮忙买200石粮食,全部从朝鲜买来。”

    韦宝并没有激动表示,一脸的淡然,这一切,在他的预料之内,如果是林文彪带回来不好的消息,他才会有些奇怪。

    因为韦宝知道一直有南方大商和朝鲜通商,朝鲜人要银子和货物。货物主要是对于他们来说算‘先进产品’的生活用品。

    比如朝鲜人会采集蚕丝,却无法制造丝绸。即便有,也没有大明的质量好。甚至笔墨纸砚,农具这些,只要是大明来的东西,都是好东西。

    当然,最主要的,他们还是想要银子。

    眼下的朝鲜,还是比较太平的。

    由于大兴安岭和蒙古高原的存在,华北地区大部分时候只能通过燕山边上那条狭窄的走道,通过出山海关与辽东地区联系,而北部渔猎民族建奴,很容易切断这种联系。

-->>(第6/10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