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啊?不应该是东林党大臣很反对的吗?为什么东林党大臣们会忽然改变了态度,也都赞成韦宝加官了?
张皇后对于朝政比较熟悉,可能比朱由校还熟悉一些,她是能分清东林党与阉党的势力斗争,以及其中的很多微妙之处的。
张皇后清楚,东林党大臣绝不会轻易被魏忠贤吓到,他们支持韦宝,一定有他们的理由,而不会是因为屈服于魏忠贤的声势之下。
“朕昨日听说,有人觉得韦宝太年轻,入仕时日太短什么的,说韦宝这么破格提拔,有违祖制,会寒了朝臣的心,有这些事情吗?”朱由校问道。
朱由校这话是故意帮帘子后面的张皇后问的,一众阁臣既然肯联名保举韦宝,朱由校觉得这是他自己的一次胜利,他正在享受这种胜利。
顾秉谦看了一眼朱延禧、周如磐和丁绍轼,意思很清楚,这得你们自己对陛下说了!不是你们找人给宫里面送信,给张皇后送信,会有这么多麻烦事吗?
“启禀陛下,关于韦宝的升官,是有不合乎体制的地方,但念在韦宝是东李娘娘的干亲,又是新科探花郎,既与皇家关系亲密,又确有才能,属于特例,相信朝臣们能理解。”朱延禧主动道。
朱由校微微一笑:“保举韦宝为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是朱阁老的意思吧?韦宝如此年轻,就当上了翰林院侍读学士,这一点,连朕都没有想到。”
“老臣也是念在人才难得。”朱延禧见皇帝心情似乎不错,暗忖这回押对宝了,既卖了天大的人情给韦宝,又取悦了陛下,趁机道:“陛下刚才说到都察院和大理寺京查大计的事情,老臣想,可不可以交给杨涟大人主持?杨涟大人两袖清风,大公无私,又与陛下的关系非同一般,陛下完全可以信任杨涟大人。”
顾秉谦、魏广微、黄立极和冯铨闻言暗怒,刚才首辅顾秉谦已经回答过这个问题了,意思是让都察院和大理寺自查,陛下也没有反对,这不是就已经定下来了吗?你怎么又提出让杨涟主持都察院和大理寺的京查大计?
-->>(第4/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