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鹿鼎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694 五个加】(第5/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何在?”

    很少有姓韦的人,整个京师官场可能也就韦宝一个人,韦宝奇怪有人找自己?他是闲人,虽然占了都察院经历司经历大人的官厅,但是他并没有得到朝廷的正式任命,都察院的人有事,还是会找其他人,而不会找他。

    “谁找我?”韦宝出了胡大民的官厅问道。

    却看见是王体乾带了四名太监前来。

    王体乾是司礼监掌印太监,轻易不出宫,传旨传话什么的,怎么样也不会让王体乾这种名义上的司礼监一号人物,实际上的司礼监二号人物来做,司礼监还有好些个大太监,二十四监局也各有掌事。

    “是韦大人吗?”王体乾明知故问道,一副与韦宝不认识的样子。

    韦宝本来看见王体乾,一怔,不知道他怎么来了?他与王体乾可有大半年没有见过了,还是去年在辽西见过一次,都有点印象模糊了。

    不过韦宝很机灵,见王体乾这么问,急忙道:‘在下正是韦宝,几位公公是找在下吗?’

    “是找你韦大人啊。”王体乾呵呵一笑:‘圣旨到,韦宝接旨!’

    韦宝赶紧按规矩,恭恭敬敬的跪下,“臣,韦宝接旨!”

    圣旨可不像电视剧和电影里面,随随便便就出来的,事实上,在古代,极少情况下是皇帝直接下圣旨,一般都是内阁下公文,用带有司礼监或者皇帝批复的公文来指挥整个庞大的官僚体系运转。

    不少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官员听闻来了圣旨,都出来围观,远远的站着听。

    “圣旨,韦宝乃今科探花郎,又是东李娘娘的弟弟,年轻有才,与皇家亲近,入仕以来勤于政事,特加韦宝为翰林院侍读学士,加内阁中书舍人掌制,加御前行走,加五品服俸,加都察院经历司经历,加大理寺左寺丞!以兹鼓励,钦此。”王体乾抑扬顿挫的念道。

    众人见不但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亲自来传旨,还一连加了这么多显赫的头衔,都懵了,这些官职是应该加在才入仕一个多月的人的头上的吗?

    这韦宝到底是什么来头啊、

    现在几乎所有人都清楚韦宝的履历,大家都知道他是东李娘娘的干弟弟,可是东李娘娘的名气是不大的,一直都是默默无闻,不被重视的人啊,这一点,大家也都是知道的,不说韦宝这个干弟弟,就是东李娘娘的亲弟弟李成楝,现在不还仅仅只是锦衣卫的一个百户而已吗?而且疯传李成楝的那个百户,还是韦宝帮李成楝弄来的。

    大家都搞不清楚韦宝到底是仗了谁的势力,为什么升迁的这么快?

    众人一时之间忍不住议论纷纷,都艳羡的盯着韦宝看。

    韦宝俊俏的脸蛋上依然很平静,似乎早就料中了这一切都将是他的一般。

    其实韦宝此时内心同样波涛滚滚,他原本以为魏忠贤顶多按照自己之前与自己的约定,将都察院和大理寺的两个六品官给他,大理寺没有六品官,可能是会弄个五品官给自己,可谁曾想,一次性给自己这么多官职啊?

    翰林院侍读学士是多大的来头,韦宝是晓得的,因为他在翰林院待过半个多月,那是大明朝读书人的巅峰荣耀啊,凭着翰林院侍读学士的名衔,将来只要是资历够了,便是水到渠成要入阁,甚至是能当首辅当次辅的人了,拦都拦不住的,就好像后世的一般。

    光这个头衔就够吓人的了,一下子把自己弄进了中央委员会了呀,还加上加内阁中书舍人掌制,加御前行走,加五品服俸,呃,这等于是将内阁与司礼监的联络权力都交到了自己手上了吧?

    韦宝有些晕乎,表面却显得很正常,等王体乾说完,立刻道:“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体乾笑眯眯的将圣旨,双手捧着放到了韦宝手上,“恭喜韦大人啊,这是御赐的官职,可荣耀无比呢。”

    众人闻言,更为羡慕,的确啊,大家升迁任免啥的,都是吏部的文书到内阁,再从内阁到司礼监,再从司礼监回到内阁,再从内阁回到吏部,再由吏部下个公文,如此而已。

    而人家韦宝的官凭直接就是圣旨,多风光啊?

    人家还不仅仅是这样,不光有圣旨,还一次性来个五个加,这任何一个加,落到进入官场十年之内的人头上,估计做梦都要笑醒了,可人家是五个啊!

    这是风光中的风光,太风光了。

    韦宝是懂规矩的,从袖兜中随手一摸,就是一叠银票。

    韦宝本来都不带银票在身上了,因为有扈从随时在身边,但是在衙门里,直接向扈从拿银子不方便,所以

-->>(第5/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