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重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二十三章 魔都规划(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光是专机上的机组乘务员和空姐们,麦道公司很多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也在后续工作的推进中抵达了魔都。

    麦道首先要对魔都进行一次彻底的考察,以确定要建设亚洲交付中心究竟还需要多少努力。

    在这些工作当中,道格拉斯的意见显然是有着决定意义的。除了写在纸面上的数据,一些看不见的东西,只能是他亲自去进行确认才能得到准确的答案。

    站在150米高的新锦江大酒店的高档会议室窗前眺望整个魔都城区,可以清晰辨认的即将封顶的同类高层建筑就有五栋之多。而更多尚且处于建设过程中的cbd建筑物,则根本是无以计数。

    至于建设已经超过50%的东方明珠,则更加是夺人眼球的存在。光是已经完成的部分,就远远超过了锦江大酒店的高度。而当它建设完成,将重新刷新亚洲地区铁塔记录,比东京铁塔还要高上一百多米的高度。

    这是一座充满了活力的城市,道格拉斯在这段时间以来的参观中能够感受的到,这片土地已经从长久的沉睡中吸收了充足的养分、经过了充分的休息,正在逐渐睁开双眼,恢复它的勃勃生机。

    “我们正在计划修建大芦潮火车站,将会与计划在1995年建成的浦东国际机场和洋山港,形成一个陆海和陆空联运的客、货交通物流中心。这样一来,有海陆和空陆联运优势,格麦的亚洲交付中心的供应商可以分布到中国各地,不需要担心受到物流和交通限制,对筛选供应商和建立供应体系是非常有利的……”

    会议室的投影机幕布前,黄助理正手持一根教鞭侃侃而谈。从他描述的魔都城市规划来看,这座城市未来三到五年,将经历一次脱胎换骨一般的变化。

    用于在基础设施上的投资,正在以几何级数进行增长。如果这份计划能够顺利实行,这座城市不仅要比现在扩大数倍面积,其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更是连纽约、洛杉矶等美国城市都将望尘莫及。

    “至于亚洲交付中心的具体位置,我们建议选择在浦东机场附近。虹桥机场周围的土地已经比较紧张了,而浦东未来发展潜力会更加巨大。如果有格麦公司的支持,浦东机场的设计可以在现阶段继续扩大,以满付中心的需求。”

    麦道方面的工程师们低声交头接耳,对于魔都的这份诚意都相当满意。在其他地区的交付中心,麦道虽然也是与民用机场共用跑道和相关设施,但是像魔都浦东机场这样在建设和设计之初就能考虑到飞机制造商需求的机场,仍然是非常难得的。

    交付中心可不仅是一条用于试飞的跑道而已,它往往与总装工厂相距不远。要求要有便利的水运和陆运设施,像波音的大型部件基本都是铁路运输,而从国际进口的部件走海运也更加便利。对于这样的要求,纵观魔都的市区设计,也就只有从浦东机场到洋山港这一带了。

    能够从浦东机场的建设伊始就考虑到麦道飞机从运输、组装、生产到试飞的一系列要求,对于总是要屈就城市规划的麦道工程设计师们来说,也算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从过去螺狮壳里做道场到如何建设一个完美的交付中心,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工作体验。

    对于这样的待遇,这些前麦道设计师们也是兴致盎然。魔都方面能够拿出这样的条件来,对于格麦来说比什么三免两减半实际上更有吸引力。这也意味着魔都市府方面,是真正将格麦的需求给吃透了,才能作出这么有针对性的设计来。

    道格拉斯收回远眺的目光,正对上谈判组总监琳达女士满意的放下手中的签字笔,向着他轻轻点了点头。这意味着这位经验丰富的工业设计师对中方的方案,显然是非常满意。

    “那就这么决定吧,将交付中心和总装工厂都安置在浦东机场以南地区。”道格拉斯干脆拍板决定下来:“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要确定整体建设方案,必须确定有哪些部分是可以从中国完成的,有哪些是我们自己需要准备的。这其中总装工厂关键的大跨度钢结构车间,我们不知道中方能否提供。”

    “这个也没有问题,我们航天运载技术研究院有能力建设这种厂房。”魔都方面出面回答的却不是魔都市府的人,而是航工部派出的新任商飞副总经理:“实际上,我们的建造能力比你们要求的还要高的多,毕竟飞机和火箭的体积可完全不能比较。”

    琳达和道格拉斯对视一眼,无趣的哼哼了一声。在以为可以讨价还价的地方被对方碾压了,这种感觉可一点也不好过。

    一个来自航天系统的副总经理,这就是航工部之前一系列运作所追求的目标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