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也会从事一些诸如借贷、典当之类的民间金融业务,总之在政府眼里规矩,不好也不坏;最次的大概是赚了钱回乡下买地置业或者干脆直接把钱熔铸成银冬瓜藏起来的人了,这些人大概是政府最深恶痛绝的,因为他们在人为制造通缩,这如何能忍?
不过正如丁济所说的,人各有志。台湾银行的对外贸易,还是需要这些商人的鼎力协助的,因为台湾银行只是一个平台,能不能做成生意、做成什么样还要靠这些商人,台湾银行只是每年负责集交割、结算罢了。只要这些商人们按时纳税,政府派捐的时候也能“拔一毛以利天下”,那么这完全是可以容忍的。要知道,在短短几十年前,明朝政府想问这些商人们收税,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更别提时不时地派捐了。那些商人们自己整天风花雪月,吃喝玩乐,谁管你政府国防开支缺钱啊!所以说,他们在东岸人面前已经足够“乖巧”,放在前明能让那些官们把眼珠子瞪出来,那么你还要求什么呢?
“这次老夫将诸位召集起来开这么一个会议,倒也没啥别的意思,其实是为了定铁路的修建。”说完一番开场白后,丁济扫视了一番周围,然后进入了正题,只听他说道:“定铁路耗资巨大,如果一切均从本土采购、运输的话,那么前后总要花费近四百万元的资金。这笔钱,官府是很难拿出来的,因此还是要咱们商会帮忙想想办法。”
“目前头初步定下来的意见,是成立定铁路公司董事会,董事会设总董一人、分董十人。其总董由南铁公司指派,全面负责定铁路的日常经营,拥有一票否决权,同时在战时可征用铁路运输军需物资及人员;十位分董嘛,虞、余姚、鄞县、定海四县的交通局站各占一席,这是四席了,而剩余的六席呢,据说台湾银行会出资,因此也要占掉一席,这还剩下五席……”说到这里的时候,丁济顿了一下,成功地吊起了大家的胃口。
铁路这种东西,行会的诸位成员们并不陌生,甚至其很多人还去山东专门乘坐过。烟台和青岛之间那么远的距离,如果乘坐专线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