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九十七章 潘帕(二十二)(第4/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奥列格就打算多买一些。莫斯科的时尚流行风潮目前还很混乱,巴黎的、阿姆斯特丹的甚至是意大利的流行款式,都能深刻影响到这个偏处欧陆东部的首都。而鉴于东岸在过去几十年里面取得的极大成功,以及他们在国际事务上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来自东方港或青岛港的流行风尚,同样会深刻影响到莫斯科。虽然他们离欧洲有些远,但强大的国力及威武的舰队为这个国家打了非常好的“广告”,如今欧洲向往这个国家一切的人可为数不少。考虑到这些,奥列格好不犹豫地下令购买了许多服饰和鞋靴,打算运到俄罗斯看看风向。

    综合市场内还有一个神奇的角落,那就是出售各类乐器的店铺。这些人店门面不大,但后面往往还有一些制造工场,为客户提供各种定制服务,即所谓的“前店后坊”结构。

    在乐器方面,老实说东岸的商品就更有竞争力了。众所周知,美洲新大陆拥有着远比欧亚大陆更适合制作乐器的优质木材。东岸人充分发扬了这种优势,在国内生产了各种各样的乐器,其中很多还是他们自己发明的,如钢琴等等。这些乐器中,以莫氏家族全资拥有的海雕乐器厂生产的最为有名,但奥列格并不打算购买这种昂贵的品牌商品,他打算购买一些价格相对低廉的手艺人自己打制的乐器,这会使他的利润空间更大一些。

    钢琴、二胡、琵琶、中阮、小提琴、吉他、横笛、排箫、风琴等等,有多少购买多少。甚至在将现货一扫而空之后,他还付了不少定金,额外订购了一批。这些乐器,在音乐艺术刚刚蹒跚发展起来的俄罗斯,应该还是有些销路的。毕竟很多贵族或富商为了提高自己家族的格调和品味,还是很愿意让自己子女学习这些东西的,以便在聚会上可以有些一鸣惊人的才艺表演。

    当然了,除了乐器之外,东岸的一些曲谱、乐谱也要尽可能多地购买一些。特别是一些音乐杂志,奥列格准备下大力气去搜罗,争取每一期都要买到,然后在莫斯科出版售卖。反正以俄罗斯和东岸现在的恶劣关系,应该也没人会追过去起诉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