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七章 湖西(五)(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必将极大地吸纳相当部分的劳动力。目前。民间一些略有些身家、也有些眼光的人已经开始筹集资金,投资建筑材料行业,主要体现方式便是集资造船,然后去挖取河沙,出售给交通部下辖的几大建设局。这种投资的回报率经实践证明一直很高。

    此次工业部与联合工业信贷银行联合出资,在卡马匡河上游这片处女地上兴建一座新的大型砖瓦轮窑,并利用挖泥船挖来的河底淤泥制作砖坯烧砖,既清理了航道,又得到了制作砖坯的材料,可谓一举两得。这些生产出来的建筑材料,主要用于在本地修建各类诸如城墙、房屋、水库、道路之类的设施,剩下的少部分可能会用船运输到下游支援西湖堡、大丰堡两地的建设。

    其实严格来说,西湖堡、大丰堡一线的沿湖平原地带还有相当部分没有被开发出来,等新移民过来后。完全可以组织他们伐木、烧荒,然后继续开拓新的农田。不过考虑到这些平原面积极其有限,东岸人今后面临的主要还是鸭子湖以西大片大片的丘陵低山地带,关于如何开发这些丘陵,便成了摆在执委会面前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为此,农业部曾经派员在这些丘陵地区进行了长期的考察,地形、水源、气候、土壤等各方面因素都做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在经过长达一年实践的综合论证后,他们最后决定挑选了一个典型地带设点进行开发,以验证自己的发展思路。这个被选中的地点既有丰富的水源,降水气候也都很适宜;附近既有丘陵低山。也有小片的河谷平原,土壤肥力也参差不齐,正是农业部梦寐以求的实验对象。

    这个点就是后世克里斯塔尔以北地区。两条河流在这里交汇,形成了一小片难得的河谷平原。土壤肥力也相当不错;但此地向北便是大片覆盖着低矮灌木丛的丘陵地带,这些丘陵坡地有的土壤肥力尚可,有的则完全不行,要想开发这些地区,却是得花费一番脑筋。

    最初的时候,农业部里曾有人提议在这里开发梯田。然后种植各类农作物。不过在人地矛盾还没那么大——甚至可以说没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