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一十章 贸易往返(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号已于马耳他岛附近海域弃舰沉没)护航的东岸运输船队已经满载采购的物资和移民(主要是斯拉夫女奴)抵达这里一段时间了。两支船队汇合完毕后,进行最后一番维护保养和物资补给,然后便会扬帆起航,利用乍起的南风与近岸洋流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然后利用北大西洋环流经北大西洋、加勒比海东部、巴西东北部返回本土东方港。

    此番还有随船而来的还有大量工程技术人员。他们一共百余人,都是东岸本土选派的拥有一定技术经验、同时政治上也合格的人才。甚至其中相当比例的是兵团堡35届的工程技术类毕业生。他们将被分散安置到士麦那港和苏伊士港(参与港口扩建)、伊斯坦布尔和埃迪尔内(指导修建公路)、卡法(修建矿区铁路)。这些都是与奥斯曼帝国签订的商业合同中的一部分,即东岸出部分奥斯曼无法生产的建筑材料以及技术服务人员,奥斯曼出普通劳动力和可以自行生产的原材料,双方一起在奥斯曼帝国内开展大规模的基建建设。

    除了落实这些基建合同外,奥斯曼帝国原本已和莫三谈妥的交通设备采购计划也再次由双方确认了一下,接着将由船队将合同和定金带回东岸本土,然后组织国内各大厂商进行生产。这个合同包括奥斯曼帝国追加订购的五十辆重型公路货运马车(前后两批计一百辆)、二十辆马拉轨道货车、十六艘笛型运输船(载货量450吨,其中政府订货十艘、民间订货六艘)以及大量的备品备件。

    这些合同的利润总额是惊人的,而且能带动国内整条产业链一大批企业的高速发展,更别提今后还有大量的备件采购和维护服务了。可以预见,随着东岸与奥斯曼帝国经济合作程度的加深,东岸国内钢铁、机械加工与制造、建材生产、木材加工、造船等行业将迎来一个高速扩张期。毕竟,莫三从奥斯曼帝国整来的这些生意和东岸国内的产业契合程度实在是太高了,简直就是为东岸量身定做的。如今唯一能够限制东岸工业蓬勃发展的,也许就是人口了。因此,战列舰编队前往波罗的海的行动势在必行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