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含硫量天生低,这是他们成功的关键),大部分人失败了,只有极少一部分人获得了成功,故这项技术在此时的英国,也仅仅是有部分地区采用了罢了,但这无疑已是极大的进步了,因为焦炭的成本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此外,在与焦炭炼铁的相关技术环节上,英国人也获得了一些进步,比如东岸人此刻转让给联合省的炼焦炉、鼓风炉技术,这些技术能使生产商获得质量更好、产量更高的焦炭,对于成本的降低也至关重要。不过,在最为关键的技术环节——与小型移动式熔炉(比如东岸人的石墨坩埚)相配套的熔炼室的设计——上面,东岸人还是留了一手,以确保对旧大陆的技术领先与压制。
另外钢铁生产中的炼渣技术更是作为高级机密被严密监控了起来,这样即便欧洲人生产出来了成本较低的钢铁,但其质量与东岸货相比差距却仍是明显的,这便足够了,已经达到了东岸人的目的。毕竟,东岸人是希望旧大陆国家的技术与生产力取得一定的进步,但却也不希望他们进展过快,眼下这种节奏却是刚刚好。
好吧,言归正传。在机械工业部代表华夏东岸共和国政府与荷兰人签订了技术转让协议后,也顺理成章地吃下了数量高达1300门的火炮军购大单,合同总金额超过了二百万盾(据说这还是给了优惠价呢,海军舰炮的昂贵,由此可见一斑)。
在这1300门火炮中,400门12磅(117毫米口径)火炮已经确定交由铁岭特钢厂生产、加工,他们有自己的钢铁熔炼室、有最新式的“打铁工-3”型水压机、有加工精度还算不错的火炮镗床、自身就产出各类高质量的锰铁锰钢刀头,加工生产的条件非常好,因此一口气吃下了400门12磅火炮的订单,确实是有理由的。
而作为国内生产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雄厚且背靠平安钢铁厂的北方兵工厂,则接到了600门8磅、12磅、18磅、24磅各型舰炮的生产订单,他们生产这类商品已经是驾轻就熟了,且常年为东岸陆海军提供此类装备,生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