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船,这事怎么想都是好事啊!老郭,我说这可是过了这个村就肯定没这个店了啊,要不是荷兰人这次被打得实在太痛,恐怕他们也不会这么病急乱投医吧?你们海军简直是天上掉馅饼,荷兰红毛赶着上门送钱给你们换装啊!”茅德胜喝完杯中酒,话锋一转,说到了海军身上。
而他所说的“海军换装”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联合省五个海军部通过三级议会向东岸下了订单,请求采购一部分军舰,最好能在这个冬天(北半球的冬天)过去之前到荷兰港口交货,不然意义就不大了——考虑到“马岛”级护卫炮舰的建造周期,8月份就开工生产的话,算上交货路上的时间,大概也要到明年2月下旬才能抵达联合省的各个港口了,时间差不多刚刚好。
然后荷兰人再在早春时节花两个多月的时间(这段时间北海同样是大浪滔天,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海战)熟悉战舰的操控和性能,等到夏季可以出战时,差不多也初步形成一定的战斗力了。因此,华夏东岸共和国的三大造船厂从上个月中下旬开始便开工建造“马岛”级护卫炮舰了,而且一造便是十艘,每艘售价九万五千盾,加上荷兰人额外要求的一些火炮、炮弹、火药桶、缆绳、帆布、蒙皮、锚链(荷兰人甚至要求在锚链上刻上意为“坚如磐石”的荷兰语字母……)等必需备件,每艘船的总价格最终定在了十万盾。
至于东岸经典的“八月十日”级双甲板战列舰——自然是无蒸汽机版本的了,就像当年出售给奥斯曼的“巴耶济德”号——由于建造周期过长,最终被荷兰人放弃了,毕竟他们自己也有一定的造船能力,如今只不过是缺乏时间和一些物资罢了,这种价格相对昂贵的大型战舰,还不如自己造呢,虽然如今著名的萨尔丹造船厂的仓库内多是建造商船的较软的松木。
另外,鉴于目前形势的紧急,荷兰人也表示,如果东岸人愿意将其海军现役的“马岛”级护卫炮舰直接交给荷兰海军的话,那么他们也愿意支付每艘六万六千盾的价格,敞开收购,不限量,只要东岸人将船开到联合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