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赢家(四)(第1/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萨米尔·优素福接到消息从伊斯坦布尔赶来时,已经是十多天后的3月18日了。

    话说自从两年前出使东岸并成功签订了一系列的协议后,这个在第二次塞拉里叛乱(军人政变)中崛起的新贵,就更得大维齐法希尔·艾哈迈德·科普鲁卢的看重了,目前,这厮已经被任命为海军帕夏,全面组织对克里特岛的后勤运输及增援,以保障奥斯曼帝国能够顺利拿下这个围攻了不知道多少年的东地中海岛屿。

    萨米尔·优素福对自己的这个新任务非常重视,因为他很清楚,在1664年与奥地利的战争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后,法希尔·艾哈迈德帕夏就把救命稻草放在了夺取克里特岛上——就在上个月,艾哈迈德大维齐召开军事会议,决定从1666年开始重点解决克里特岛问题,而大维齐本人,也将亲身前往克里特岛,指挥大军围攻威尼斯人在岛上最后的据点干地亚城,一如1664年他亲率近二十万军队进攻奥属匈牙利一样。

    值得一提的是,1664年奥斯曼、奥地利战事正烈的时候,萨米尔·优素福出使东岸,用俘虏换武器的方式,将大量来自奥地利、匈牙利、特兰西瓦尼亚的俘虏(其实相当多是平民,因为就连女人、小孩都有)“出口”至东岸,然后从东岸换回大量火枪、大炮、军用水壶、骑矛、鞍具、弹药包、甲具、药品等军需物资。

    这项协议因为奥斯曼帝国行政效率的低下,以及战争的意外结束(优素福本人返回奥斯曼时战争已然结束),一直拖到去年下半年才开始第一批交易,当时五艘东岸商船运来了大批军资,然后拉回了超过两千五百名特兰西瓦尼亚战俘,为此还冒了得罪奥地利人的风险。不过东岸似乎也没什么怕被奥地利制裁的,除了拉普拉塔银行位于奥地利境内的分支机构以外,不过那有热那亚人去负责灭火,问题应该不大。

    战争的意外结束,使得运到奥斯曼的大量武器没有派上用场,看起来它们只能暂时放在仓库里生锈。不过大维齐本人很快就为这些武器找到了新用途,就是我

-->>(第1/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