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六十三章 台地(十四)(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产品加工企业、陶瓷厂、水果深加工作坊、纺织企业也能为金商地区提供少量工业制成品。

    由此也可以看出,这几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其实完全是互补的,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以目前正处在繁荣景气周期的东岸毛纺织生产情况来看,金商地区未来发展的前景也极为可期。唯一可虑的,大概就是在执委会诸公的心目中,这里终究不是核心地带,每年的投入极其有限,移民、物资、技术、资金的投入大概也就占全国各地总投入的15的样子吧(这还是托了巴塔哥尼亚沿海渔业资源极其丰富的福呢),非常可怜。

    到这我们已经基本明白,这几个地方想要发展,除了吸引靠地方政府自己的积累外,就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吸引外来投资了,比如之前闯记投资公司在丘布特河沿岸经营果园种植业便是如此。而马文强的家族在神武县的果园慢慢收回投资后,前阵子又在青岛股票交易市场上定向增发股票,向包括王家、白家、梁家在内的多个家族融资,打算在芦荡河两岸圈好大一片地,专门种植水果、啤酒花、苜蓿等作物,为此,他们还找到了三大劳务工经纪人,让其想办法从旧大陆大力招募非国民劳务工前来干活,想大干一票的意图已相当明显。

    而一旦诸如此类的投资项目慢慢变多,巴塔哥尼亚台地的人口渐渐增多,南、北巴塔哥尼亚这两个华夏东岸共和国面积最辽阔的地区级行政单位的经济,才能走上快车道,然后僻处内陆安第斯山东侧的金商地区,也能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分一杯羹,这才是马文强马副专员内心最深处的想法。(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