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三十四章 野望(第3/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可想象的。

    这会他们两人就站在码头边的泥质河堤上,不远处就有许多小舢板停留在那里,等待官员们的召唤前来运货。克利福德发现,其中有些小舢板比一般运货的还要小,甚至连甲板都没有,也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马丁告诉他,这些船民的生活条件非常恶劣,无论春夏秋冬,父母和他们的没有衣服穿的孩子都在此靠钓鱼或捡拾别人船上丢下的东西讨生活——有时候外国水手扔下河的一头半腐烂的死猪都会引起这些人的争夺并最后以武力收场——这让自小生活条件还算不错的克利福德听得目瞪口呆。

    二人逛了一会之后便离开了河堤,因为他们发现周围有太多盯着他们看的人,这让二人很不自在,于是便去了位于码头区的公共商馆。商馆理论上是所有欧洲商人办公的地点,但事实上目前只有来自英格兰的商人居住于此。

    这是一整排建造在河岸边的房屋,由一位据说有官方背景的大商人建造,出租给外国商人,租期可以是半年、可以是一年,当然也可以更长时间,一切取决于你的需要。商馆是单层的,一直延伸到接近镇子的地方,材料则是就地烧制的砖头及从远处运来的木料。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这里租下了好几套房屋用作办公联络场所,并规定只有公司的代理人(比如考克斯·克利福德这类二级代理商人)或雇员可以进入这里。小克利福德刚刚在这里租下了一间小小的办公室,年租金二十英镑,并不便宜。与在东印度一样,使用了一名清国雇员帮他在未来收集各类商品信息,幸运的是,这个商铺学徒出身的清国雇员看起来很是干练,而月薪却只要两英镑十先令。

    克利福德的办公室顶部开了一个天窗,比墙上的窗子要小一些,但仍然使得屋内的光线变得很是充足。墙上的窗户开得很大,窗格是用珠母制作的(次一些的房间会用贝类),窗体又宽又窄,雕着木纹,充满着异国风情。

    “中国的窗子从来不用皮革或玻璃,白天窗户得一直开着,不然房间里光线不足。但到了夜晚就必须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