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基建(二)(第2/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像样的公路延伸到南方。

    因此,这些河间、北宁地区多个县联合申请了对巴拉那河上游抵达进行清淤疏浚的项目,而政务院对此也做出了积极的回应:他们从交通彩票的销售额中调拨了三十万元资金,又以交通部运河事务处的名义从拉普拉塔银行那里获取了二十万元的十年期低息贷款,作为“巴拉那河上游航道综合整治工程一期”的专用资金。

    以上只是钱的方面,在物资、工具和人员方面,政务院也责成运河事务处做出了最大的努力。首先自然是“超过三千名”波兰裔非国民劳务工了,因为当地垦荒人口不算很多,且交通也不是特别便利(这使得跨境劳动成本很高),因此急需从外界输入劳动力,故三千名波兰人、一千名南非科萨黑人组成的劳动大军便适时输送到了此处,充当起了修建河堤(丰水期时河水经常泛滥)、疏浚航道的主力。

    其次,工具、技术方面也做到了极致,基本上这些年新出的技术和机器,运输事务处都想办法进行了采购或借用,以求提高劳动效率。比如,考虑到巴拉那河上游比降较大,有不少大大小小的瀑布,这次运输事务处打算在这段流域兴建一种新事物:升船机。

    毫无疑问,升船机的雏形是曾经出现在人类的历史中的,不过那都是利用人力或畜力硬推的,效率低下,推的其实也都是小木船,意义不大。而东岸人打算在巴拉那河上游安装、修建的升船机,都是使用蒸汽动力的大型机械化设备,可以通过轨道将满载货物的小吨位蒸汽小火轮推到顶部的船闸之内。

    详细点说,就是当船只开进底部拦水坝内的时候,若拦水坝内空着,船只就停在一辆停在轨道起点位置的轨道车上,然后被缆绳沿着钢轨慢慢拉上顶部的河道内,然后继续向前航行。而当船只从高处向下航行时,则将低处的拦水坝的闸门打开,然后让船只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钢轨缓缓滑落下去(中途可以通过制动系统来控制),最后稳稳地落在拦水坝内的水面上,成功漂浮起来。

    可以看得出来,这种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