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些炮灰兵。用三眼铳打他们,也是浪费弹药。
总的来说,三眼铳的威力,大概和短火枪的威力差不多。当然,三眼铳的枪管长度也很短。如果不算木柄长度,其枪管长度,和西方短火枪的长度也差不多,威力自然相似。
而火绳枪的枪管,动辄一米多长。枪管越长,子弹出枪口的初速度越快,射程也就越远,火炮也是这样。所以,马林带来的长管火绳枪,威力自然要大得多。
按照三眼铳的射击习惯,广州前卫的火铳手们,把枪靶子设在了20步远的地方(注:三眼铳的破甲杀伤距离虽然有三十步,但在20步内,才方便瞄准。20道30步内,这个距离瞄准了也未必一定命中。而火绳枪也是如此,一般在70码(637米)内可瞄准。但是,火枪在50米的射程外,就有点打不准了。而极端的龙虾兵火枪手,会强顶一波敌人的射击,到30米内才开枪。在这个距离内,就是新兵也能打中)。孔泰一看,嫌弃太近。于是,和徐勇交涉,把靶子放到了30步的距离……
“30步的距离,难道他们的火枪也比大明的好?”围观的大明官员们议论纷纷。
不过,看到北海国的火枪手们拿出来的火枪,那枪管,就比大明的三眼铳枪管长好多……
长枪管是很难加工的,枪管不同于炮管。炮管是铸造出来的,一般管壁很厚。而枪管一般都是打造出来的,管壁很薄。但是,真正说起来,管壁很薄的枪管,加工难度比炮管要大多了。
大明朝有个不好的传统——把工匠当成奴隶一般。一般入了匠户籍的工匠,基本就成了朝廷的奴隶。随便一个芝麻大的文官,都能对那些大匠师们呼来喝去的。这个传统,其实明朝也是继承自元朝。蒙元王朝把汉人都当成奴隶,匠户自然也不例外。而明朝,也继承了这种不合理的制度。所以,大明匠户地位低微。因为看不到希望,就算有发明,功劳也会被文官抢走,所以大明工匠水平停步不前,到了明朝后期,就被西方超过了……
明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