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欧皇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4章 培养中文翻译(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样子,比荷兰人要节省一半的时间。

    至于回程,则基本差不多。马尼拉大帆船一般是从马尼拉出发,沿着“黑潮”向东北方向航行。抵达北纬30度以北的日本附近的海域后,则顺着这一区域的盛行西风,以及朝着东方偏北的方向的北太平洋暖流,一路向东。抵达美洲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地区后,再沿着朝南流的加利福尼亚寒流南下,抵达墨西哥西岸,或者,干脆去巴拿马……

    不过,这条航线虽然也顺风,但因为很绕路,先是要北上,然后又南下的,全航程总用时达到了6个月,是从东向西用时的两倍。这就是帆船时代顺风和不顺风的差距。

    从巴拿马返回欧洲,也有点不顺风,估计得用到3个月。这样一来,总时间也会达到9个月左右,和荷兰人的非洲沿海航线用时都差不太多了。

    当然,那是使用普通的盖伦船所花费的时间。要是换成飞剪船……

    一个恐怖的数据突然出现在马林的脑海里——英国人用来运茶叶的飞剪船“卡蒂萨克号”(也叫短衬衫号),从广州出发,绕道好望角,返回伦敦,全程只用了100天!

    而一百天是多久呢?3个月零10天,是荷兰人10个月航行时间的三分之一……

    可以肯定,如果使用飞剪船走太平洋航线的话,从巴拿马去华夏东南,从东向西,大约只要一个多月。即使返程不那么顺,两个多月也差不多了……

    马林的考虑是——在其他国家都被非洲沿海航线吸引,不涉足太平洋的情况下,他完全可以在太平洋上大胆使用飞剪船。这样,可以大大节省航行时间。

    而且,如果其他国家不涉足太平洋,也就不会发现飞剪船的奥秘。然后,他们就傻不拉几地走非洲东西海岸和印度洋吧,使用的还是老式的盖伦船(貌似现在他们连盖伦船都没有),花费的航行时间是飞剪船的三倍……

    至于在大西洋航线上,从本土到巴拿马,为了保密,马林自然还是使用盖伦船。而且,这条航线,也不安定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