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军工子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001 波音要进中国?空中客车也要进中国?(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度太大,配套不完善,另外一方面就因为资金问题。

    404手中握着数百亿的经费,资金问题不再是问题了;而配套,45万吨大压机已经成功投产,65万吨大压机已经开工建造,可以承受更高温度的镍基高温合金也取得了突破,唯独就是成本高一些,还有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有问题的,也就是设计能力了。

    这一点,谁都没有办法。

    总不能国内的核心机技术让美国人提供吧?

    美国人没有那么傻。

    “这样一来,岂不是我们以后的运-10就只造了一个壳子?”郑宇成有些不乐意。

    航电系统采用美国的,动力系统采用美国的。

    剩下的,也就是外面的壳子以及起落架这些,是中国自己制造的。

    “飞国际航线的,即使我们自己只造了一个空壳子,也不是问题。就怕我们国内使用的也是这样,那就没有必要继续搞下去了。”谢凯说道。

    这话,是说给白彦军听的。

    他不怕运-10只是由国内制造一个空壳子。

    就如同他那个时代,很多人质疑c919国产大飞机国内只制造了一个空壳子,甚至引起了人民日报专门刊发文章来解释,c919根本就不怕这方面的质疑。

    那时候,c919的发动机是由美国通用电气与法国snea(赛峰集团)合资的cf国际公司研制的lea-x1c涡轮风扇发动机,这玩意儿也是g-56的后续型号;而主飞控系统、线控系统、导航监控系统等,几乎都是有国际公司的参与。

    很多核心技术是由外国公司提供。

    就因为这样,这就有了c919国内只是制造了一个壳子的看法。

    即使这样,也让人很欣慰,至少,国内有大飞机生产。项目在,只要持续改进,国内的各个配套,都会不断完善。

    就如同c919大飞机国产发动机长江-1000发动机就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刺激下开始研制……

    至于成功没有,谢凯也不知道,毕竟他离开那个世界的时候,还没有听说过成功的消息,只要持续搞,早晚国产发动机会替代进口发动机的。

    就如同歼-10,从研发出来使用从苏联进口的al-31发动机,到最后使用国产涡扇-10,虽然用了10多年的时间,最终还是自己能生产了。

    “没有项目的发展,就没有配套的不断完善。”谢凯知道郑宇成心痛什么。

    运-10本来就先天不足。

    国内技术要追平国际,不是这样容易的事情,人家的航空工业发展了七八十年,而国内才发展多久?

    这些年国内取得的技术进步,所有人都是能看到的。

    保持这样的速度,最多三五十年,就能追平甚至超越国外。

    “这点我明白,就是想着闹心。明明咱们的运-10有发动机用。”郑宇成嘟囔着。

    谢凯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涡扇-6那使用寿命,谁能承受得起这个成本?

    一台发动机,飞行300个小时就得大修一次啊!

    整体使用寿命,天知道有多少。

    一两百万美元一台的涡扇发动机,如果只使用一两千个小时就报废,中间还得加上几次大修,成本将会超过三百万甚至四百万美元……

    运-10每小时的飞行成本得多少?

    航空公司要是赚不到钱,那还会购买么?

    “行了,这些事儿没有必要去纠结太多。拿到适航许可证,至少运-10可以飞欧美航线。”郑宇成不想再在这事情上纠结。

    在航空领域中,国内跟国际的技术水平,绝对不是国外媒体宣传的原本中国跟西方航空技术差30年,运-10出现就缩短到15年的程度。

    很多东西,需要全面发展,才能真正缩短技术差距。

    “美国那边只要同意出口,就买几台通用的g-56回来。到时候用于运-10的改进试飞也可以,用来给航发动力厂拆开研究也行。实在不行,到时候就把这些美国的发动机上面的零件逐步换成国产零件,用这样的方法来发展!”谢凯说道。

    当初波音刚进入中国的时候,美国人提供的备用发动机,那可都是隔三岔五会来检查包装箱外面的封条,就怕中国偷偷地测绘仿制他们的发动机。

    “钱准备好了吗?”见白彦军点头,谢凯问郑宇成。

    “三百万美元的现金,多准备了一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