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动力之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77章 设计师的“顽疾”(4000字)(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再去看看苏联安—28轻型运输机的外形、数据,你就会发现,运—11以及它的后续改进型运—12在设计上大量参考了苏联的安—28,所以实事求是的说,商飞集团……或者说这个时代的华夏的整个航空工业,基本上没什么原创设计能力。

    陈耕知道最终入围苏联下一代高级喷气式教练机的两款飞机分别是雅克—130以及米格—at,虽然最终成功入围苏联俄罗斯下一代高级喷气式教练机项目的是雅科夫列夫设计局的雅克—130,但实际上米高扬设计局一会都没有放弃米格—at,在项目落选后,米高扬设计局一直在自筹资金积极发展发展米格-at,希望用其打开国际高级喷气式教练机以及轻型战斗攻击机的市场。

    但无奈,别看现在的米高扬设计局靠着米格系列战机红红火火,可几年后苏联没了之后,相比于自己的老对手苏霍伊设计局,米高扬设计局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难过,米高扬设计局兜里揣着着不逊色于雅克—130、某些技战术指标还更优秀的米格—at,却是迟迟没办法完成产品的定型,以至于小华家的l-15“猎鹰”都从无到有的跑它前面去了……

    虽然现在的商飞集团看上去发展的红红火火,但设计师出身的陈耕很明白,没有自己的设计能力以及依托设计的系统整合能力,就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他还是有点野心的,他希望通过跟在米高扬设计局身边学习,学习如何从头至尾的全要素开发一款全新的飞机。

    至于陈耕的公司明明是“商飞集团”,为什么现在就敢涉足军机领域,这个,一方面是陈耕的自行领悟:既然“tay”k650-8c发动机可以卖给西飞、提供给h6轰炸机,那“tay”k650-8c发动机到底算是民用还是军用?华夏官方似乎也没说明白啊……

    这第二方面,就是前段时间大兴安岭火灾之后,陈耕在美国和苏联所展现出来的巨大能量,让国内不得不重新衡量一些东西,于是给了商飞集团“尝试开发国际军民通用航空器市场”的权利。

    既然口子都开了,陈耕也不介意把口子开的更大一点……

    陈耕提出的这两个要求,每一条都超出了尼古拉·马林科夫的权限,一番思索之后,尼古拉·马林科夫终究还是不敢做出任何决定,他只能对陈耕表示:“费尔南德斯先生,您的这个要求我现在也没办法回答您,我只能将您的这个要求汇报给最高苏维埃。”

    “当然,我完全能够理解。”

    陈耕笑眯眯的点头:现在,苏霍伊设计局、米高扬设计局、米亚西舍夫设计局、雅科夫列夫设计局正在绞尽脑汁的做自家的原型机呢,等到雅克—130以及米格—at进入最终名单、华苏两国恢复外交关系正常化还有一段时间,我不着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