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九十七章 至正型元青花(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年”铭文的象耳瓶为断代的标准器物,那对瓶子也叫“大维得瓶”。

    不管有多少人认为那对瓶子有问题,但它们就是这项标准的标准器。

    两相比较,“至正型”时代较晚,普遍认为这种元青花主要烧制年代是元代中晚期,大概1341-1368年。不过因为从至正十二年(1352年)开始,景德镇附近就受到战乱影响,这种明显有官方背景的“至正型元青花”烧造工作就已经停止了。

    而后者主要是以1975年湘省黄梅县西池窑厂延祜六年,也就是1319年时下葬的一座元代墓葬里出土的一个青花牡丹纹塔式盖瓶为标准器,生产的时代大致在元代早期,也就是约1340年之前。

    不过这样的年代判断也就是个叫法而已,没有任何文献资料支持,谁都不能说元代早期没有“苏麻离青”、后期就不烧国产青料的青花了:从常识上判断,国产青料烧制的青花瓷要比进口青料烧制的多的多。

    但实际上,国产青料的上档次元青花似乎更少见!

    原料造成的差异不仅仅在于颜色,还有风格。

    这两种类型的元青花在风格上的差异非常大,因为“至正型元青花”采用进口钴料,不仅仅发色艳丽且带有铁锈斑,还伴随有晕散现象,在造型和绘画技艺上也不一样:纹饰多密集,层次繁多,造型普遍比较高大。

    后者因为采用国产料,颜色相对“素”,纹饰还较为简单草率。

    从目前的华夏出土和国外发现的元青花瓷器来看,至正型元青花多为出口外销以及一些陈设器和庙宇供器。

    至于国产青料烧制的那些,日用器不少,出口的也有:不是出口阿拉伯世界,而是东南亚,比如在菲律宾和印尼就有发现。

    很有意思,在菲律宾发现的那些元青花,几乎全是墓葬里的随葬明器,个体小、质量差,似乎这类出口,就是为了满足当时东南亚地区某些人对于随葬品的特殊需求,而特别量身定制。

    那现在至正型元青花有多少?

    全世界加起来都不到400件,至少张楠说学术界是这么认为的,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馆和伊朗国家博物馆是收藏至正型元青花最多的地方。

    甲板水手还在为张楠准备潜水装备,这关兴权就回来了,道:“他马上过来,不过货船上的机动救生艇速度不快,要一个多小时。”

    张楠点点头,把还在观赏的大盘子小心的放进一个塑料水箱:里边装的是淡水。

    好东西,要尽量脱盐。

    关老大看着张楠的动作,问了句:“这是官窑的?”

    “应该是,只要它是延祐元年、1314年之后烧造的,那它一定是官窑器。”

    “为什么?”

    关兴权不解,刚才还以为是因为它精美,还是“至正型青花”,所以随口问是不是官窑器。

    结果张楠却是从年代去断定,这就有点奇怪了。

    张楠一听他这么问,手伸进水箱,在盘子的第三层纹饰的位置画了个圈,道:“这是如意云头纹,是灵芝如意头……”

    等他说完,关兴权就明白了是为什么:元代青花瓷器里的官窑器和民窑器仅能从纹饰上加以区分,同工艺水准、青料类型就没关系,器物底部也没有“款识区别”。

    原因是从元延祐元年(1314年)开始,元庭明确规定:双角五爪龙纹及麒麟、鸾凤、白兔、灵芝等图案,臣、庶不得使用!

    谁用谁杀头!

    至于那个“等”是啥意思,大概就和“其它违反本规定的其它情况”、“最终解释权归xx所有”一个德行。

    就是这条规定的原因,凡是有禁用纹饰的元代青花器,不是官窑自个烧,也是民窑受命生产的官窑器。但不画这些纹饰的元青花瓷中,也应该有相当一部分是官窑器。

    这就麻烦了,因为“有”是官窑,“没有”它未必不是官窑,后者情况要是出现,除了“烂货”,就得靠猜!

    更有意思的是:五爪龙皇家专用,那爪少一点呢?

    换在明朝和辫子朝,“少点的”大概能算“蟒、蛟”,臣能用,比如王爷们,但草民们估计用不了。

    但元代不是:来个元青花龙纹大罐,一看四爪的。

    高兴吧?

    高兴!

    龙哦,妥妥的官窑……

    错了,不妥,有毛病!

    元青花中的三爪、四爪龙纹,还有制作较粗的器物,那基本为臣、庶所用的民窑产品。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