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
九月底,白莲教席卷两州,攻势如火,有跨越长江向北而去的意思。
同时,朝廷派来的领兵大将,前任兵部尚书于洛口中伏,三战两负,退守长江大营。
这三战,朝廷折损兵马五十万,白莲教折损兵马三十万,看似是一场大败。
事实上,有识之士却不惊反喜,因为朝廷败的起,朝廷用的是郡兵,一抓一大把,根本不是主力部队。
相反,白莲教折损的三十万人中,大多数是带头冲锋的精英信徒。
这些人,早在十年之前,北方大旱时便被白莲教收拢,时至今日才化为劲旅,可以看成低配版的道兵。
杂兵死多少朝廷都不在乎,眼下是灾荒年限,有的是人想要当兵吃饷。
精锐之师就没那么容易了,白莲教仓促起义之后,再也没有时间来训练精兵,握在各个经主手上的精锐兵马用一点少一点。
同样,初期占过便宜之后,眼见大吴王朝要一心围剿,一些浑水摸鱼的散修开始退出。
十月中旬的时候,加入白莲教浑水摸鱼的下九流修士,起码已经走了十之六七,只剩下一些与三教有仇,不愿退走的修士还在积极抵抗。
只是这一切,暂时跟王旭没什么关系了。
王旭沉迷著书不可自拔,一本本儒家经典被他抄来,打上自己的名字之后,快马加鞭送往天下。
今天交州官兵杀了多少白莲教妖人,明天荆州信众攻下了几座城池,统统都不在王旭的考虑内。
说到底,白莲教的起义还是仓促了,少了主心骨一样的扬州,白莲教只能以两州之地,对抗朝廷统治下的七州。
开头虽然打出了威风,打的朝廷措手不及,可一但战事陷入僵持,败亡的只能是底蕴更浅的白莲教。
王旭不知道,为什么白莲教主,不愿意再等等,可这并不妨碍他将白莲教看低。
哪怕白莲教有清末太平天国的开局,大吴王朝终究不是晚晴,大吴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