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九节 海一般的关怀(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老院和人民深情厚谊的慰问品。何总司令说:您上午检阅部队已经辛苦了,下午就由其他领导同志去吧。

    “我们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慰问伏波军的战士们的,与他们曾经的艰苦战斗相比,我们上午的一点辛苦算得了什么呢?”他爽朗的笑着说,“我们还是尽快吃完午饭,早早得去慰问伤员同志们,不要耽误了他们下午的休息。”

    何总司令和大家听到这样的话语,纷纷感动的说不出话来。大家都为有这样一位平易近人,在百忙中关怀的着每一位普通战士的统帅感到自豪。

    马袅陆海军医院里,一片安静祥和的气氛。

    这是一座全新的医院。在一片荒芜的空地上,以高效高质著称的工程总公司只用了三个月就将它建造起来。现在,医院里安装着最新的澳洲来的医学设备,由许多经过精心培训的医护人员在其中服务。

    伤员们用完了让他们尽快恢复健康的饱含着丰富营养的午餐,正准备休息,这时候,一个声音传来:“元老院慰问团来了”

    犹如春雨降临了干旱的大地,在战斗中负伤的官兵们激动的支撑起身体。

    “不要起身,要好好的休息。”马国务卿亲切的将一位激动的在床上坐起身子的伤员扶到靠枕上。

    他询问医护人员,一共有多少伤员,他们的伤势怎么样?

    得到了回答之后他环视了一下病房,这是蕴含着他的深切关怀的病房。当初,兴建马袅陆海军医院的文件正是在马国务卿主张建设的,他还亲自在设计图纸上作了标识和修改。

    他环视一下房间,面带满意的微笑说:“病床置备得很好,还添加了置备饭桌翻板。”

    他说着,仔细察看病床上的小饭桌。

    他时而弯下腰察看,时而退一步瞧瞧,突然问,饭桌是不是显得高一些。

    医护人员还没注意到那一点,未能立即回答。这时,他向一位快要痊愈的伤员说:“饭桌使用起来还方便吗?”

    这位伤员坐起身子,把两臂放在桌上,还前后左右地动动身子以后说,不觉得高。

    随行人员把伤员的坐高和饭桌的高度对比一下,然后说:看样子还算合适。

    可是,马千瞩同志以沉思的神色左右打量饭桌的高度,轻轻地摇了摇头。

    干部们不知他为什么那样摇头,有些疑惑不解地站在那里。

    他说,要考虑到伤员的身高是不同的。这位伤员的身材比较高大,但是那些身材矮小的干部战士呢?要考虑到他们的方便。干部战士们奉公受伤,已经作出了很大的牺牲,我们更要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的健康和生活起居。

    医护人员想到,亲爱的马千瞩同志像好操心的母亲一样为了让所有来这儿的人们康复而费心,都激动得喉咙梗塞。

    马袅陆海军医院的每个房间里都洋溢着元老们对人民的热爱和无微不至的关怀。

    担任制造总监的展无涯同志立刻表示:回去之后就对病床进行改进,增加可以调节的机构,让每一个伤病员都能在最舒畅的环境中愉快的康复。

    “事情虽然小,但是我们的战士都是政权的瑰宝,一时半会也不能忽视。”他这样说道。

    随后,慰问团向在战斗中光荣负伤的伤员分发了慰问品。慰问品虽然简单,却饱含着元老院和人民的深情厚意。这般重如泰山的恩典犹如太阳般照射到每个伤病员的心中。

    一位胳膊骨折的战士打着厚厚的石膏,吃饭穿衣都需要护士的帮助。当这个充满了元老院和人民关怀的慰问包送到他的床头的时候,他竟然能够自己用手接过了沉甸甸的慰问包。

    走到休息室的时候,马千瞩同志忽然询问:另外几间大楼里住得伤员为什么不去分发慰问品?

    “那里住得,都是来侵犯我们的敌人俘虏。”医院的负责人说。

    “这样的话,也应当给他们一些慰问品。”

    周围的人感到惊讶。

    自古至今的历史中,受伤的俘虏最终总是难逃一死。但是在临高,他们却得到了最好的救治。

    有人不理解的说道:“他们是敌人,是企图来残害临高人民的敌人。我们救治他们让他们活命已经是最大的恩典了。”

    “即使是曾经敌人,现在放下了武器归顺了我们,也要一视同仁的对待。”马千瞩同志说,“这样才能充分的表现我们的包容天下的广阔胸怀。”

    随行的人员无不被元老们如此宽广的胸怀而折服。

    ……”

    现实其实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