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戏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873 口诛笔伐(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恩怨的纠缠不清?康奈尔-麦格雷戈,屡次制造混乱的动机,到底是什么?”

    “从证据确凿到证据无效,短短一周时间里,社会法庭到底发生了什么?而罗列证据的检察官又到底怎么了?”

    “一己之私所导致的社会灾难——’炒作门’折射出来的社会问题。”

    “‘娱乐周刊’的迷失和堕落,他们到底是如何走向失足的?”

    “真相大白之后,那么,’娱乐周刊’是否欠了蓝礼-霍尔一句道歉?”

    “公众人物的揭露与毁谤,仅仅只有一线之隔,到底应该如何界定?”

    “钢丝绳上的狂舞,’娱乐周刊’身败名裂!”

    “欺骗了全世界的男人,不是蓝礼-霍尔,而是康奈尔-麦格雷戈!”

    “那个说谎的男人,他到底还说了哪些谎言?”

    ……

    口诛笔伐,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所有媒体——真正意义上的所有媒体,齐刷刷地将枪口指向了“娱乐周刊”以及康奈尔-麦格雷戈,强大的声势远远超过了数天之前针对蓝礼-霍尔的批判和质问,似乎所有媒体都迫不及待地加入进来,为了显示自己的清白,于是纷纷表达了强有力的谴责。

    这才是山呼海啸!这才是天崩地裂!这才是无处可逃!

    “纽约时报”和“纽约客”的专题报道,此时才真正彰显出威力:

    他们将矛头指向了整个新闻行业的娱乐至死现象。现在,媒体们为了凸显自己的职业道德,也为了撇清之前的负面报道,他们不得不第一时间做出回应,避免引火烧身,于是,“娱乐周刊”和康奈尔就成为了最好的怒火转移对象。

    从娱乐媒体到社会媒体,更进一步到政治媒体,纷纷进行了相关报道,展开了相关讨论。

    “炒作门”的跌宕起伏、起承转合,真正地将娱乐至死、利益至上的媒体文化放在了台面之上。

    虽然说,过去十年时间里,“无冕之王”渐渐地走下神坛,地位、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