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另外一部’我的左脚’,更像是又一部’触不可及’。”
这是普利策得主罗杰-埃伯特的影评标题。
“触不可及”是一部法国电影,今年刚刚上映,以黑马姿态打破了“泰坦尼克号”尘封十三年的记录,成为了法国电影的新科影史票房冠军;同时还收获了法国影评人众口一致的赞誉,以摧枯拉朽的姿态闯进了美国的颁奖季,成为了最佳外语片的热门种子选手。
经历了凌晨时分的沸沸扬扬,经历了新闻报道的跌宕起伏,作为影评人,罗杰还是将所有场外信息屏蔽,兢兢业业地专注于作品本身,客观而诚恳地发表观点,从影评标题就可以看得出来,罗杰以这样一种类比的方式,为“抗癌的我”送上了肯定!
“就好像近期其他一些关于疾病的电影,格斯-范-桑特(g-van-sant)的’无法安宁’,奥利维-那卡什(olivier-nakache)和艾力克-托兰达(eric-toledano)的’触不可及’,’抗癌的我’以一种喜剧的方式,聚焦于人生之中一段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动荡,轻松幽默、动人细腻的笔触将这种人生剧变过程中的化学反应陈述了出来。
它可以成为’我的左脚’那样触动心灵的作品吗?也许不能,但它却呈现出了人生的不同面貌,让我们能够重新审视自己,也重新审视生活。可以确定的是,对癌症的了解越多,我们就越发不想要和它有任何关系。”
依旧是典型的罗杰风格,不是单独评判一部作品的优劣,而是将作品放置在同类型影片的环境之中,给予相对客观的评价。
“对于一部喜剧作品来说,’抗癌的我’的格局很小,小到只容下了男主角亚当-勒纳一个人,讲述了某一天,亚当忽然被告知罹患癌症之后的故事。
故事是根据编剧威尔-里瑟尔亲身经历改编的,这使得所有的焦点都落在了亚当的身上,没有太多的野心,也没有太多的深度,但这恰恰是电影取得成功的原因——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