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巨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三十六章 长乐居士(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前一篇文章历数捐纳制度种种弊端与不公,直指捐纳是吏治败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呼吁废除捐纳,禁止捐纳为官。

    后一篇文章则是叙述新学之必要,呼吁兴办学堂推广普及新学,培育新学人才,并直言,新学人才必须优于捐纳者补缺!

    报纸一出来,就在东南各省引发轰动,如今东南各省官绅士民谁不知道这个长乐居士就是易知足的笔名,这两篇文章一是涉及捐纳候补,一是涉及新学,与东南各省官绅士民息息相关,可谓是全民关注,全民热议。

    新学人才必须优于捐纳者补缺,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新学人才有做官的资格,有功名!对于读书人来说,功名是深入骨髓的,新学人才有功名,不少士绅商贾百姓两眼都开始冒光,仿佛看到一条获取功名的捷径!

    大清各省的捐纳候补官员却是欲哭无泪,这两篇文章等于是断绝了他们前往东南各省候补的所有希望!易知足既然在报纸上公开撰文,那就绝对不是说着玩的,原本南洋两省、东南各省的‘易选官’就不待见捐纳得官者,如今公然将新学人才摆在他们前面,压根就没有任何指望了。

    易知足这两篇文章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整个东南热议,议论的焦点不是捐纳制度,而是新学,捐纳废除不废除没多少人去关心,若是捐纳不能补缺得官,废除不废除已经没多大区别。

    但新学却是元奇极力推行的,朝廷对新学是什么态度?对新学人才名分是否认可?稍有点眼力劲的都看的出来,元奇这是在逼迫,逼迫朝廷认可新学,认可新学人才,认可新学的毕业生,给予新学毕业生与科举相对应的名分!否则何必公然在报纸上撰文?

    这件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朝廷捏着鼻子认了,那是皆大欢喜,朝廷若是反对或者是敷衍应付,这事不定就是一个引子,朝廷与元奇就可能公然撕破脸面!

    真要如此,元奇又会是什么反应?割据称王?仰或是直接举兵北伐?一时间东南各省官员士绅商贾都有些惴惴不安,紧张的等候着朝廷的反应。

    这两篇文章影响太大,第二天,北方报纸也跟着纷纷转载,一时间大江南北,朝野上下纷纷为之瞩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