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二十章 阅兵 (看台上)(第1/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徐峻这次没有像以往阅兵那样,把机械化部队从轻到重顺次排列,这又不是嘉年华游行,最重要的角色要留到压轴上场。

    元首这次想要展现出一种冲击的力量,就像后世那些大国阅兵那样,主战坦克应该放在第一序列登场。

    这年头还没有出现主战坦克这种概念,通常意义里的中型坦克大都二十来吨的样子,防护力也只能勉强应付步兵常规武器的攻击,就算这样还分成了步兵和骑兵两种流派,应该说英国陆军成功的把世界潮流引进了坑里。

    德国人如果不是发展初期经费与资源都紧张,否则也一定会跟着英国人这样玩的,我们依然可以从三号与四号坦克的武器配置方案中,看到这种分工思想的影子。

    当年希特勒可是把大英帝国当成一根标杆来看的,大概意思就是凡是英国人有的俺们德国也要有,英国人没有但如果法国人有,那俺们德国人也一样要有的样子。

    纳粹急于追赶上英法的发展脚步,唯一的办法就只能走捷径超近路,于是德国大胆的在重新武装国防军的过程中,大量吸收了未经检验的新概念与新技术,结果无意之中反而走到了所有国家的前头。

    德国的军事技术很多都是没有到少前例可以遵循的,只能靠自己在训练场和沙盘上努力摸索,随后在实战中检验成果,失败品被战场自然淘汰,成功品则被保留下来投入生产,历史上德国战时装备研发时常就会重复这个过程,这种情况直到帝国最终战败才停止。

    德国的新型重坦进入了实验阶段,在这个项目上莱茵钢铁与克虏伯进行了密切的合作,在帝国政府的无上权威面前,未来的欧洲军工联合体已经渐显雏形。

    四十五吨级的重型底盘样车已经通过了装备部的验收,如今正载着与实物等重的炮塔模型,在库默斯多夫进行各种行车实验,据说实验结果很是乐观,新型坦克的定型虽然比元首规定的时间表晚了几周,但是设计组专家赌咒发誓,他们保证能够在一月底之前完成最后的定型检验。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