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三十四章 尊严(上)(第1/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红色三号,找到他们了,在我们三点钟方向,往下看。”耳机里传来了第四小队长机的声音。

    无线电信号受到了轻微的干扰,飞过奥斯塔尔峰之后就出现了一些莫名的静电噪音。汉斯.沃尔夫冈中校向座舱一侧探了探头,寻找着部下报告中的友军踪迹。

    “确实是他们,让我们上去打个招呼。”沃尔夫冈伸手抽紧了氧气面罩的绑带,左右摇摆了两下机翼,示意部下做好跟随长机改换航向和高度的准备。

    第五十四联队一周前才调到奥地利,要知道当时转移一个主力飞行联队,可不是人们想象中那样容易的事情。

    德国空军的飞行大队基本上都有自己专属的机场,他们可以从当地招募兵员以及获取日常的给养,平时联队里的三个大队分散驻扎,只有在作战时才会集中在一块。

    主要是因为当时德国的空军基地规模都不是很大,只有少数几个基地能够供应联队级别的部队使用,因为这需要集中大量的物资储备以及地面勤务人员,同时也会给行政管理上增添额外的压力。

    其实当时大部分欧洲空军都是一样,尽可能的把空军单位分散开来安置,既减轻了机场基础设施与后勤系统的负担,同时也保证了部队的正常生活与训练。

    飞行队的转场可是一项很考验行政与后勤系统军官能力的工作,这可不光是安排一条安全便捷的航线那样简单的工作,地勤与行政人员将带着各大队的零件备品与技术装备提前出发,前往目的地机场做好入驻准备,同时各大队还需要联系安排中途停留休整的机场,安排好飞行员在当地的食宿。除此之外还有导航、通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都要提前安排妥当,比如申请转场飞行时的专用频率,安排沿线各导航台的引导工作,确认各空中管制区指挥交割地点以及挑选出一堆途中出现问题时可以选择的备降机场。

    光是需要提交的报告申请和填写的表格,就足以让联队的行政军官们两眼发黑脑仁发胀了。但是一旦飞行队开始转场,整个行动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