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六章 装备(下)(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至于相应的防空火炮,徐峻已经确定了几种设计方案,目前就只等莱茵钢铁研发出他需要的通用运载平台。现在莱茵钢铁正在对几个项目进行对比试验,目前性能最突出的就是在“芬里斯”基础上改进的履带式底盘。

    就是前文里说到的那款缩水版卡尔600臼炮的底盘,莱茵金属给它装上了新型发动机,跟换了新的悬挂系统,增加了履带宽度,使其获得了更好的越野能力,空载底盘在试验跑道上一度跑出了时速五十七公里的最高成绩,定型编号为sd.kz170。

    徐峻有兴趣把sd.kz170作为一款通用履带式底盘,然后在此基础上改装成各种机动火力平台。这种底盘可以轻松的载动一门完整的88毫米高射炮,目前还没有哪种德军制式火炮是它载不了的,当然列车炮除外。

    徐峻需要尽可能提高德军装备的通用性,这无论是对制造还是后勤保养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徐峻的目标是做到德军任何一款自行火炮受损之后,都能在就近的维修所找到合适的更换部件。

    未来德军装甲部队的防空火力将分为近中远三层配置,近程防空火力将以四联装20毫米高炮为主,中程防御则由双联装四十毫米口径高炮承担,远程就交给著名的88毫米高炮了,要知道防空才是这种火炮的本行。

    至于更强大的高炮系统,比如105和128毫米高炮,只负责核心要害区域的防空工作,它们善于攻击高空目标,而野战机动防空中,遭遇的往往是中低空的高速目标,比如战斗轰炸机与对地攻击机,这些大口径高炮威力十足,却并不适合打这些乱飞的小苍蝇。

    徐峻一度还想把“法夫尼尔”安装到陆战平台上,但是随后发现弹药消耗速度太快,少量部署起不到多大效果,大量部署后勤单位要造反,这东西一分钟打出去的炮弹,足够让一门厄利空咔嗒咔哒扫上个大半天的了。

    不过徐峻不会放过这种优秀的设计,他已经命令克虏伯在“法夫尼尔”基础上设计一款速射机枪,使用十二点七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