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六章 装备(下)(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毫米口径的机枪弹,徐峻准备把这种机枪安装在重型轮式装甲车上,相信它将会成为苏联红军士兵寒夜中的梦魇。

    与此同时,德国从美国购买了m2勃朗宁的生产许可证,美国军火业一直不怎么景气,急需获得海外订单。面对挥舞支票的德国人,财阀们才不管你是不是独裁法西斯呢,只要价格合适,技术上又不涉及太多机密,他们什么东西都愿意往外卖。

    勃朗宁m2机枪在武器试验场的射击表演中,给德军将领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大家一致要求在德军部队里大量装备这种大口径机枪,用来补充中远程的打击力量。

    徐峻还准备用m2机枪替换下装甲部队配备的一部分mg34机枪,这款机枪可以作为装甲部队的通用防空武器,同时也可以用来攻击敌军的步兵与轻装甲单位。

    到时候无论是82桶车还是越野甲壳虫,亦或者半履带运兵车以及重型卡车,都能携带一挺m2作为自卫武器。这种机枪的缺点是体积和重量过大,弹药携带量受限制,但是安装在机动车辆上之后,这些缺点就不复存在。

    说到半履带车,正在开发251的改进型号,为此特地买了几辆美国的m3半履带运兵车作为借鉴,最后能够搞出个什么东西,徐峻正在拭目以待。

    半履带运输车带有浓重的时代特征,是特殊时期的产物,当时欧洲和美洲的道路并不像后世那么发达,乡间大部分还是土基道路,甚至东欧有不少的城镇内的道路都依然是土路,一到雨季就变的泥泞不堪,这可不是夸张,这种情况在波兰、罗马尼亚和苏联比比皆是。

    半履带车适合在常规公路上行驶,同样又适宜这种乡间的原始土路,具有良好的通过性,并且还能维持相当可观的速度。所以半履带车成了当时装甲运输车辆的首选车型,并不是当时的人没有见识,只是当时的条件使然而已。

    后世的全履带运兵车,是为了在大规模装甲战甚至核战争环境下,步兵能够跟随坦克部队一起突击而催生出来的装备,要求运兵车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