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七章 火力(完)(第1/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有人问为什么徐峻没有想起给德军装备反坦克火箭筒,就算不搞美国的“巴祖卡”,造一些德国自己研发的“坦克杀手”总没什么难度吧。这话倒也没错,徐峻手里就有这两种反坦克火箭筒的图纸,以德国目前掌握的生产技术,制造这些武器毫无难度。

    实际上徐峻已经放弃了这种武器,或许会拿出图纸作为技术储备,但是绝对不会让德军装备这些鸡肋。你看的没错,徐峻把这两款反坦克火箭筒视为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历史上m1“巴祖卡”火箭筒在投入实战之前,就被美军高层将领寄托以厚望,他们希望美国大兵能够使用这种武器,遏制住纳粹德国的装甲锋芒。但是实际使用下来,这东西的表现可以说喜忧参半。

    这款火箭能够穿透七十五毫米也就是三英寸厚度的钢板,最大射程虽然达到三百码(二百三十米左右),但是在实战中却很难用它命中远距离目标,美军军官被迫要求士兵尽可能在三十米内使用这种武器,即便这样都有很大的可能会脱靶。

    它能够击穿大部分德军坦克的装甲外壳,但是遇到“虎”或者“黑豹”时就不够看了,无论绝望的美军大兵发射多少枚“巴祖卡”,却只能在虎豹厚重的前装甲上留下一个个焦黑的印痕。

    相比德军威力十足的铁拳和装甲杀手,巴祖卡的穿甲能力只能归为二流货色。历史上到了朝鲜战争时期,背着m1“巴祖卡”的美军面对北朝鲜军队装备的苏制t34/85时,发现他们对这种苏联坦克几乎毫无招架之力。最终美军拿出了四五年研发的八十八点九毫米m20“超级巴祖卡”,总算才压制住了北朝鲜坦克的进攻。

    这款m20火箭筒,实际上就是德国“坦克杀手”的美国版本,直到48年才开始小规模量产,只因为美国大兵们嫌弃这东西太过于笨重,所以才一直没有大规模配属部队。

    在德国元首看来,与经过自己改进后的“铁拳”相比,这几款火箭筒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铁拳”进化版的有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