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射程甚至超过了“巴祖卡”和“坦克杀手”,实际上铁拳标定的有效射程一直是以最大射程的一半来计算的,“铁拳”一百和一百五十的最大射程都超过了三百米,以至于历史上德军还给它们研发了专用的预制破片套,准备必要时把它们当成迫击炮来使用。
同时相对于巴祖卡笨重的发射管,“铁拳”更方便单兵携带。而且反坦克火箭筒的射手必须经过专业的训练,否则很难用它打中什么目标,历史上四三年在北非战场,一群刚拿到“巴祖卡”的美军新兵,面对德军坦克发射了上百发六十毫米火箭弹,却没有得到一个真实可信的战绩,相反在德军虎式坦克的炮口下,北非美军被打得溃不成军。
等到美军真正学会在战场上如何使用这种武器,战争也已经快临近结束了,结果几年后美国士兵带着二次大战胜利的骄傲,提着六十毫米巴祖卡冲向了北朝鲜的t34坦克大军。
二战时期的反坦克火箭筒还有一个让徐峻放弃的原因,那就是使用时必须要两个人配合着操作,一名射手与一名副射手兼装填手,前者负责瞄准和射击,后者负责装填弹药和目标指示,同时在主射手伤亡之后,接替对方的工作继续攻击。
和铁拳的有效射程差不多,却要专门占去两个编制,在徐峻看来这完全是一种浪费,他还不如给德军士兵每人发一枚铁拳呢,想到苏联红军的坦克手们在遮天蔽日的“橄榄球”雨下瑟瑟发抖,德国元首的个人趣味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历史上“铁拳”的直系后裔rpg传承数十代,“巴祖卡”却只落得个二世而斩,并不是没有道理,美军作为使用者最清楚这东西的缺陷,所以也再没有在军内装备过类似的反坦克火箭筒,而是调头搞射程更远打得更准的反坦克导弹去了。
m72和巴祖卡不一样,那是单兵一次性火箭筒,除了发射方式不同,走的其实还是“铁拳”的老路子。
德军的装甲杀手的穿甲能力也只有两百毫米,但是无论是操作还是携带都相当的麻烦,因为火箭出管后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