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两百三十一章 声呐、鱼雷(下)(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能买到。一九三二的七千日元,放到现代来换算的话,约等于一千三到一千四百万日元,足以让一户平民百姓舒舒服服的过上两年了。

    问题是这点钱看上去挺多,但是放到当时的研究项目上却远远不够,这种炸来炸去的试验实在太费钱了。结果还是舰政本部部长和第一科科长各自捐出了半个月军饷,这才凑齐了研究需要的一万三千日元经费,这个项目总算顺利的得以进行下去。

    要说这笔钱花的还真是值,外包项目的东京大学毕竟是顶级学府,很快就查找到了爆炸的原因,并且还在实验中发现了一个重要情况,如果在石油燃料燃烧之后再加入纯氧的话,可以杜绝爆炸的发生。

    海军的研究人员得知这个情况顿时大喜若狂,他们立即调整了发动机的点火程序,先用普通空气启动发动机,等动力稳定之后再开始向气缸输入纯氧,结果第一次试验就获得了完美的成功,随即日本海军接连进行了数次实验,有成功也有失败,最终在一九三三年,日后让欧洲各国海军闻之肝颤的“九三式酸素鱼雷”正式定型生产。

    因为煤油发动机燃烧时使用的助燃剂是氧气,燃烧效率是普通空气的数倍,同时巨大的雷体可以容纳更多燃料,使得这种鱼雷同时获得了高速和远射程两种优势,而这放到普通的热动力鱼雷上,这两种参数通常是以反比呈现的。

    四万米的极限射程已经超过了大部分军舰的主炮射程,氧气燃烧后几乎没有残余气体排放,鱼雷航行时也就不会有普通鱼雷拖着的那条明显的气泡尾迹,极大的增加了长矛鱼雷在攻击时的隐蔽性。

    事实上长矛也是有尾迹的,它的两对高速反转螺旋桨会产生空泡效应,只是通常航行的深度都在水面三米以下,所以在海面上的尾迹不是很明显,但如果你在空中观察的话,还是可以清晰的看到笔直的鱼雷水下航迹的。

    同时因为九三式那种特别的启动方式,在刚发射的五百至一千米航程里,发动机燃烧的并不是纯氧,而是普通的压缩空气,在这段距离里长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