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闺女好辛苦 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上次晏氏一个一表三千里的亲戚娶媳妇,那媒婆明明说了对方娘子小了五岁,可到成亲那日,喜帕一掀,男方愣住了,揪住使劲问,才知分明是大了五岁。

    这种货不对板的事,又并非是偶然为之。是以,晏畈突然提起过眼的事来,饭桌上一片恍然。

    晏暹显然忆起了那一表三千里的亲戚的事,不由地担心起沈家这位儿媳妇到底是不是如媒婆说的这么好了,侧脸看着管姨娘,温声问道:"你什么时候给安排下,让大郎和沈家娘子见见面?"

    管姨娘有些尴尬:"到底是未出阁的小娘子,这……好吧,我明日就让媒婆去沈家说一说,定个日子先过眼。"

    论理,这过眼的事,只需由男方派个女眷到女方家看看新娘便可。

    只是晏府并没旁的女眷,便是晏暹的姐妹,也都是各个远嫁,那些旁支又都是攀附于他们,余下府上能成为女眷的,不过只有熊氏,她以及才六岁大的四娘。

    左右,她的身份是不合适做这事的,熊氏又向来不管府上庶务,四娘还太小。过眼的事,还是另行安排一场两家的会面,让大郎亲眼瞧一瞧。

    过眼的事,沈家那边不知为何拖延了好几日,最后还是挨不过晏家三番几次让媒婆上门催催定日子,咬着牙应下,答应明日在东篱最大的饭店樊楼会面。

    樊楼不是一座楼,它能成为东篱最大的酒楼,最根本的一点就因为它的占地广——五座楼联在一起,每座皆有三层,每层不超过四丈,实在是建在东篱,若是在奉元城中,大抵已经因为站在楼上可以瞧见皇宫内景,被勒令关门停业了。

    樊楼底层是大堂,全是四人一桌的散座,成日里都是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向上的左右两排楼梯中,设有一个台子,不大,平日里樊楼的主人都会请些擅唱小曲儿的班子在那拨琴弹唱。

    台子后头有副画,画上藤萝花树一应俱全,还绘着几只鸟雀,栩栩如生,似在枝头叽喳。

    两旁的楼梯往上走,二楼与三楼乃是阁子,专供有钱的顾客使用。

    在晏雉的记忆中,她曾来过樊楼两回。一回是因熊昊从奉元城返乡,兄长特地在樊楼设宴款待;另一回,则是得知自己被沈氏许给了熊家,因为知道熊戊的花名,故而心情沮丧,偷偷跑到樊楼想要买酒喝。

    也因此,晏雉对樊楼实在没什么太好的印象。

    这次兄弟三人来此,晏雉哭着闹着,尽显小孩儿的骄纵,说什么都要缠着晏节过来瞧瞧。乳娘无法,只得找到管姨娘。管姨娘虽有些因为沈家再三推阻过眼的时有些恼火,可到底这门亲事是她做的担保,也是她吹得枕头风,瞧见小姑奶奶居然可劲儿地闹着要去,摆摆手应了。

    晏雉被晏节抱着下了马车。兄弟三人说话时,她正伏在兄长的肩头四处张望。

    马车自有樊楼的小厮殷勤的安置。四人从进樊楼开始,便有小厮迎了上来。阁子早就定好,就是二楼的松鹤居。

    站在松鹤局居外的小厮认得来人正是晏家的几位郎君,忙推开阁子的门。进门后,需得在玄关处脱了鞋,赤足绕过格挡的围屏,方能走到屋里。

    屋子里还没人,兄弟几人走到桌前,各占一边,先命小厮上壶好茶。人还没退下,晏节又吩咐道:"再来一盘牡丹饼。"

    晏畈和晏筠闻言才想起,四妹还不过是个小娃娃,就这样干坐着,怕是等会儿要哭闹起来。

    晏雉不知二哥和三哥在想些什么,只是趁机打量着松鹤居内的摆设——阁子很宽敞,一楼散座,二楼阁子,三楼虽也是阁子,却比二楼要更加宽敞一些,甚至阁子与阁子之间的那道墙,听说还能另外拆开,将两间并作一间使用。屋内一处摆了座假山流水的盆景,背后还设了画屏。再往那假山上看,还能瞧见上头的亭台楼阁,好不精巧。

    牡丹饼和茶水一道上桌的时候,晏畈已经在窗边往下看,瞧见那个不怎么讨喜的媒婆在底下笑盈盈的跟两个人在说话,忙回身挑眉道:"大哥,人来了。"

    晏雉一愣,才被晏节塞进手里的牡丹饼,差一点就掉到了裙子上。

    晏节正叮嘱两个弟弟等下不准在沈家人面前失了脸面,突然听到身边"啊呀"一声,忙低头去看,不由地将人抱起,然后走到盆景后的画屏背面。

    "四娘就坐这儿,回头我让人给你安置个小几,牡丹饼也给你慢慢吃。"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