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闺女好辛苦 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章(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那先生究竟要教我们什么?"晏小郎君小声地道。

    "射。"

    庄园后有一块很大的空地,因园子里有仆从打理,空地上并未杂草丛生,相反平平整整的,十分干净。空地一旁摆了架子,上头放着各式兵器,空地的那一头还数着一排十来个箭靶子。已有仆从,从园子的仓库里,翻出了几张弓,和一箱子的箭矢。

    学生们看得有些目瞪口呆,就连晏畈和晏筠都觉得十分吃惊,忙抬头去看兄长和四娘,却见他二人面色如常,似乎早早就知道这庄园里藏着这么多的东西。

    可实际上,晏节也是才知道,不过他惯常忍耐,故而才能在看到这些东西时,脸上没有表露出太多的吃惊。

    至于晏雉,却是从上一世时就知道了这些。

    晏氏高祖既能得成信侯之名,其子嗣怎么可能真的会马上弃武从商,必然在迁居东篱之初,也曾不忘习武。

    郊外庄园里的刀剑弓弩在上一世的时候也曾经让晏雉惊讶过。现在再看,却已经不会再觉得吃惊了。

    贺毓秀弯腰拿起一张弓,试着拉开,放手,弓弦轻轻"嘣"了一声。又拿起一支箭,看了看箭头,看了看翎羽,遂丢回巷子里。

    他回身,将弓依次抛到几个学生手中:"别的不用多说,先依次给为师看看你们的射礼学的如何。"

    死乞白赖地要入贺毓秀的私学上课的,大多是晏氏旁支。世族大了,旁支也就愈发地多了,自然千奇百怪的人也就不少。可仗着旁支关系,硬要跟着松寿先生读书的,大多是有些家世的旁支。

    子孙还在府中的时候,他们自然也请了先生来教授五经六艺。再加上晏氏高祖也曾善骑射,好习武,身为子孙这射礼理当要学。

    所以,当贺毓秀说要看看他们的射礼学的如何的时候,以晏小郎君为首的几个旁支一脸欣喜。

    六艺之中有五射,分别为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贺毓秀不要求太多,只说看一看白矢。

    晏小郎君一众争先恐后,拿了巷子里的箭,站了位置,对准箭靶,拉弓就射。

    嗖嗖几下,飞出去几支箭。

    贺毓秀也不仔细看,身旁的小童已经蹬蹬腿跑了过去,然后又蹬蹬腿跑回来说:"郎君们的箭都没能露出箭镞。"

    话音才落,周围的气氛突然间全都凝滞下来了。

    晏雉扭头,去看旁边空地上,麻雀蹦跶哒地跳着捉虫。

    "云‘白矢’者,矢过侯而贯侯,过见其镞白。"良久,贺毓秀沉下声音,一字一顿道,"大郎。射箭。"

    晏节闻声,从晏小郎君手里拿过弓,微微皱了皱眉头,试了下弓弦,弯腰拿起一支箭,搭上,贴着脸眯起一只眼,对准远处的箭靶。

    "唰"的一声,他松了手,箭划破空气,离弦而出。

    贺毓秀看了看远处,微微蹙眉:"弓太轻了?"

    晏节点头。他的臂力是自小偷偷练的,弓太轻,怕拉满了崩坏弓,不得已收了些力气,怕是刚才那一箭射的不好。他想着低头,拨了下弓弦,一侧头就瞧见晏雉双眼发亮地站在旁边,弯唇一笑,伸手摸了摸她的脑袋。

    他手掌还没收回,那一边,小童大喊:"先生,先生!箭靶被射穿了!"

    "哗啦"一声,所有学生都涌到了箭靶前,围着箭靶仔细检查。可那箭靶正中,原本该是红心的位置,如今空荡荡的,并不似作假。而且地上,那一小块红心正串着一支箭,箭镞发白,足以看出晏节发矢有多准确有力。

    贺毓秀走过去,看着以晏小郎君为首的旁支,一个个脸色不大好看,又见晏家二郎和三郎全都一副与荣有焉的模样,轻咳两声:"这一箭,服气吗?"

    晏小郎君讪讪然:"服……"

    贺毓秀摸着下巴笑:"现下知道为何不公了?同样曾跟着其他先生学五经六艺,拿同样的箭,同样的弓,大郎能明白白矢的意思,你们为何不懂?是教授你们六艺的先生不懂,还是你们自己天生不及大郎?"

    晏小郎君满脸通红,又羞又怒:"不是!是大郎的力气比学生们都大,所以……"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