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闺女好辛苦 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8章(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晏雉的容貌放在东篱,虽称不上是一等一的漂亮,却也压了东篱城中不少小娘子一头。熊氏是个好模样的,就连晏暹年轻的时候,也是一派风流倜傥的俊逸模样,二人结合生下的女儿,自然糅合了双方的长处。

    还未及笄的小娘子穿了身男装,拉着人就急匆匆上了门。豆蔻想要跟来,却被她手一指,摁在了院子里。

    从角门出了内衙,晏雉别的地方也没去,拉着须弥直奔茶馆。

    靳州产茶,黎焉城内茶坊自然也就少不了。晏雉出门前,找到牛二,问来城中最大的一间茶坊,便径直去了那儿。

    那茶坊,名叫"喈喈",坊名古怪的很,里头的茶却是黎焉城中的佳品。

    晏雉没去要二楼的阁子,同须弥一道,在一楼寻了角落的一张桌子坐下,点了一壶茶,又要了茶点跟瓜子,便四处打量起来。

    店中小厮很快给主仆二人上了一壶茶,一同端上来的还有两只茶碗。晏雉瞧见茶碗,眼前一亮。

    那小厮也是人精,见小郎君满目好奇,当下也不急着走了,站在一旁介绍道:"靳州产茶,咱们黎焉县的茶也是有名的。可这吃茶,吃的不光光是茶味。小郎君看着不像是本地人,似乎挺奇怪咱们坊里用的茶碗的,小的就逾矩,给小郎君说一说这茶碗。"

    晏雉点头。

    "奉元城中的贵人们,吃茶贵绿,要的就是青翠的颜色,自然配的是青瓷茶具,但咱们黎焉县方圆百里种的白茶。白茶,不杀青不揉捻,满披白毫,小郎君可以回头看看咱们掌柜的摆出来的白茶茶叶,那叫一个如银似雪。此种茶,最宜黑釉茶碗。"

    那小厮说得滔滔不绝,又拿起茶碗,指着上头不规则的耀斑纹理道:"这茶碗上的纹理,小郎君瞧着可是像张开的眼睛?咱们黎焉县的百姓,都喊它‘天目’,并非是随意一只茶碗就能烧出此等模样的。"

    晏雉听了,连连点头,扭头看了眼须弥,示意他掏钱打赏。那小厮得了打赏,满脸欢喜,知是遇上了有钱的小郎君,又殷切地帮忙倒上茶,这才去了别桌。

    大约是方才小厮说得太过出神,周围几桌也是听得津津有味,更有黎焉当地的茶客坐在其中。听小厮说完话走掉,有茶客忍不住叹了口气,一旁忙有人问道:"这吃茶怎么还叹气了?"

    那人道:"可知新来了位司户?"

    "知道。只是这新来位司户,同咱们小老百姓有多大的事。"

    "这户籍、计帐、婚媾等事可不都是司户之责,咱们黎焉县做茶叶生意的人家那么多,哪家茶庄里头不是养了一堆人。这茶税,可不光是交的每年贩卖茶叶所得的一部分,还有茶庄的那些人头呢!"

    "听你这么一说,我也明白了。这有户籍的还好说,那些没户籍的……这新司户一上来,岂不是要重新翻查一遍?"

    "卢县令一贯是要清理那些隐户的,只是那一位在顶上压着,城中士族有不少,有谁敢折腾?这新司户要是个为官清廉公正的,卢县令也算是得了个帮手,这要是又是个贪心的,稍稍松个口,要收点银子就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不让那些人乐疯了?"

    "这收容隐户,隐瞒不报,本就是犯法的事,再说隐户多了可不是多张吃饭的嘴那么简单的事,难不成新司户还能知法犯法?"

    "呵呵,谁晓得呢。"

    那几个茶客说得畅快,似乎丝毫不在意会被谁听了去。亦或者说,黎焉县的民风本就如此。

    可倘若说民风,却有些不对。

    晏雉想了想,唯一的解释,可能是李刺史那一干人等在黎焉县的影响力,比她想象中的还要大,大得只手撑天,丝毫不在意底下百姓的议论纷纷,甚至于一旦出现什么问题,他们也能很快地将事情从不不利转变为有利。

    晏雉在茶坊里坐了半个时辰,喝够了茶,也吃够了点心,这才施施然又出了茶坊。须弥走在身侧,不发一言。

    "城里还有哪儿比较热闹?"

    "市集。"

    市集在哪里?

    须弥一言不发地带着晏雉沿着城中长街往最西面的城门走。

    靳州有江,命掣江,贯穿全境,自西向北流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