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闺女好辛苦 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5章(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里正见她呆呆的不知道说话,忙咳嗽两声:"还不给小娘子请安,小娘子这会儿是特地来找你的。"

    里正这时候已经重新想起了晏雉提到的隐户一事,碍于旁边还围了许多村民,其中正有这些年迁来的隐户,不得已便改口说人是特地来找慈姑的。

    围观的村民哗然。慈姑显然也有些发愣,见里正使了几个眼色,这才后知后觉回过神来,上前行了一礼。

    比起重生前,眼前的女孩行礼的姿势并不标准。晏雉眼眶微热,别过脸吸了吸鼻子,这才和颜悦色道:"你愿不愿意跟我回去?"

    慈姑有些懵,倒是旁边的村民,伸手推了她一把,兴奋道:"小娘子这是要带你回去享福哩!"

    像裘家村这样的村庄,每年都会有牙婆过来收人,男娃女娃只要身上没个什么缺陷的,四肢健全,五官也端正的,都会写个契书,把人带走。

    带去哪儿?自然是带去调教,等大户人家要添丫鬟小厮了,就带着人上门,一排站开,由着主人家像是挑卖猪肉一样,从头打量到脚,然后决定日后的命运。

    尽管这样的事情听着像是毫无尊严,可对这些老实本分的庄稼人来说,自家孩子如果能被大户人家挑走,就算是当个丫鬟小厮,那也比在田里摸吃的好。

    晏雉要带走慈姑,裘家村的人多少是有些羡慕的。只是看着女孩到底可怜,家里爹娘都没了,吃着百家饭,面黄肌瘦,干巴巴的,别说以后能不能生养了,就是还能活几年都成了问题。于是,心底的小酸涩一下子就过去了,到时不少村民争先恐后地劝起慈姑,让她赶紧答应,别让小娘子变卦了。

    晏雉在问出那句话后,就一直沉默不语,只偶尔侧头同身后的须弥说两句话。

    良久,晏雉方才听见慈姑嗫嚅问道:"小娘子要我做什么?"她娘死得早,没教她什么庄稼人的本事,实在不知这个看着十分金贵的小娘子要她做什么。

    晏雉笑:"我身边缺个人,你来填补那空位。"

    慈姑最后点头答应了,晏雉摆手让她先回家收拾行囊,等会儿就在村口等着。

    之后,晏雉转身,恭敬地朝着里正拜了一拜。

    里正明白,这是有正事要说了,忙让周围的村民各自散了。

    "隐户的事,并非是说不能有。当初朝廷也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如今上行下效地有些过了。"晏雉仰着头,目光沉沉地看着里正,面上是和年纪不相符的沉稳,"里正方才也瞧见了,裘家村里有一个谭慈姑,可实际上,又并非只有一个这样的孩子。更别说放眼整个黎焉县,甚至放眼靳州,放眼全大邯。"

    她把话说到这一步,再明白不过了,可之后的事,却不是晏雉能够做主的,得看里正自己的想法。

    晏雉心里明白,她一个十岁的小娘子,即便是在黎焉县内再闯出个女神童的名号来,也不是光凭一张嘴就能帮着兄长解决隐户一事的。

    她不强求,只盼着能游说游说,也算是帮上一个忙。

    该说的话都说了,里正将让人送到村门口。晏雉抬眼便瞧见已经在村口站着的慈姑,瘦弱的仿佛一阵风就能刮走。

    须弥牵着马过来,看了看还到马脖子高的慈姑,回头去看晏雉。

    晏雉:"会骑马吗?"

    慈姑摇头。

    晏雉叹了口气,翻身上马,伸手就要去拉她。

    慈姑愣了愣,到底还是听话地踩着马镫子,被晏雉拉上马背,小心翼翼地抓着她的腰身,轻轻支吾道:"我……我坐好了。"

    晏雉颔首,扭头就要与里正道别,却一下子愣在了原地。

    两鬓斑白的里正,抬起双臂,向着她长长一揖。

    慈姑被晏雉带回衙署,沈宜将她叫到身前,才一眼,就红了眼眶,心疼地直叹气。殷氏心里也难受,忙牵了慈姑的手,下去给她烧水沐浴。

    等人收拾干净了再上来,沈宜抹了眼泪,满意地点了点头:"按理你成了我家的丫鬟,就该让主子给你改个名。"她见慈姑身子僵了僵,知道是不愿意的,便又接着道,"只是,四娘性子好,方才也同我说了,不改名。你来时叫何名,往后便叫何名。"

    慈姑回过神,赶紧在殷氏的指点下,跪下磕头道谢。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