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穿)远望当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卷阅读15(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弘晖从远处匆匆走了过来,我没有道谢,他也没有多说,只是带着些恼怒地说:“站太久了吧?手这么凉,来,赶紧回宫。”

    这些日子,他总在生气

    然而,哪怕是最不高兴的时候,他也从未对我大声说过一句话。

    宫娥太监们都为皇帝的恼怒而战战兢兢,我却始终心情愉快、平和淡定。我知道他为什么生气,无非是为中医诊断不出的我的病情而着急。这件事我也没有办法,索性不再去劝。

    第二天的时候,有太医竟然诊断说,我并不是气血两滞所引起的病症,而竟然是有喜了。

    之前的病方开得很是不对,若当真吃了那疏通气血的药,只怕后果不堪设想。我自身的身体因素自然是一方面,只怕其中也颇有鬼蜮伎俩,只是这暂时不是我操心的事情。

    我现在,无非也就是和弘晖一同喜悦庆幸罢了。只是他又添了一重恼怒和自责——他曾说要让我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这毕竟也只是一个梦想、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誓言。

    弘晖孝期过后,举行了盛大的封后仪式,权当做我们二人的婚礼。当你真心地、一心地想去做成什么事情时,世界并不会阻拦你。就如同我和弘晖,虽然不为世俗所容,但我和他所求不多,不过相守而已。大臣们见他意志坚定,断绝内宠,最终也是无可奈何。

    帘外桃花帘内人,帘与桃花隔不远。越过了死亡的沼泽,我终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因为爱过,终于宽容。爱着一个人,而他也刚好爱着你,这本就是幸福的终义。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写完就可以写弘晖篇、雍正篇、那拉皇后篇、谦妃篇、张廷玉篇、师父篇、弘历篇、四福晋篇……等等等等啦。

    每个人对生活的看法和角度都是不一样的,很多事□实上很重要,但是在阿莼看来不重要。要明白整个爱情故事,还要了解每个配角的心理……嗯,敬请期待。明莼篇暂时告以断落,这几章,只是大致勾画出了女主角的人生轨迹,其间种种细节,接下来会予以进一步填充。封后大典、小太子什么的自然也会写到。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在明莼篇里,我写的只是她的心路历程,和她最大的心病——思乡而孤单。她最终得以从忧郁中解脱,不管外物如何,她已经是幸福而圆满了。

    本章里面,阿莼怀孕了,所以会变得更自我和情绪化。回忆起雍正皇帝的种种往事,沉溺在情绪的迷障中不能自拔,弘晖先送她《快雪时晴帖》,然而效果不佳。后来终于摸对了路子,送了她童年的回忆,阿莼借由思乡的正能量摆脱雍正留下的死亡阴影。这就是本章的故事脉络。

    雍正篇

    第七章雍正

    他说爱你的时候,是无心之过,别轻易感动。——徐志摩。

    人说一辈子最痛快的时候当属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但我从未在生活中体会到这种普通而又珍贵的快乐,在我前半生中,父母之爱、兄弟之情、夫妻恩义,都被风吹雨打去了。

    我总以为,在我身登大宝之日,这些昔日的龌龊都可不必再提。然而真到雍正元年的时候,初掌大权的兴奋和激动逐渐淡去,在国政上我早有筹谋,没想到却越发地为家事所恼。

    雍正元年五月的时候,至今想来是个让人心焦的下午。年氏怀孕已足九月,正在宫室中辗转□,痛苦不堪。她在先帝丧礼上跪拜太多,已是动了胎气。而另一边,太后依旧在反复与我吵嚷着,说要再见十四一面。

    自我登基以来,允祯始终与我吵闹不休、不断做出挑衅之举。他这么当面顶撞我,虽属大不敬,但我总能恕了他的性命。他再这样下去,只怕难免和老八他们混成一团,最终白白葬送自己的性命。

    我将他留在了景陵。自允祯从边关回来后,常常大哭先帝,状极悲痛——既然他这么怀念汗阿玛,我便让他去守着先帝灵位,岂不是两全其美。

    但他又是訾骂不休。

    我已是皇帝,总不能让着幼弟一辈子。实在忍不住也和他吵了两句,并没有把他怎么样,结果太后在宫中就又吵又闹,实在偏心得过分。

    年妃生产之时,我忙于朝政,也不过能够在她殿内等候片刻,太后宫中便又派人来请,我听了太后的意思,竟然是嫌弃年妃太过吵闹,妨碍她休息,不禁大为恼火——要出生的也是她的孙子,她厌屋及乌,竟对孙子辈也这么不在乎么?。

    我想起太后素日对弘春的照料看顾,心中越发恼火。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