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再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章 求变(一)(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赶到了广州,而陈凯也没有少了对他的拉拢,连这一次的会议也特别安排了其人参加。

    指着地图,陈凯讲解起了当前的军事防御态势。提及马宝,便自然而然的看向了李建捷,因为历史上马宝在被洪承畴的幕僚廖文英挤出连山地区后是率部西进,投了那孙可望的。但是,这一遭马宝却南下了,除了西去不如南下安全以外,其中也少不了看着李建捷在他身边混得风生水起,才会有了这么个心思。因为马宝在被排挤出连山地区后便派人到广州来寻李建捷,通过了李建捷的关系才与陈凯正式搭上了话。

    “安定伯,连山地区的情况,你是最了解的,在此与诸君谈谈。”

    “末将遵命。”

    点了名,闻着起身。粗鄙不文,虎虎生风,这是给人的第一印象,但是瞧那恭敬的态度,却显然是个对力量有一定认识的存在,从第一次与陈凯见面时,这个流寇出身的武将就从来没有显示过哪怕一丝一毫的对于文官的轻视。

    透过历史,陈凯很清楚眼前的这个武将在未来会成为三藩之乱时期吴三桂阵营内部数得上号的猛将,有勇有谋,很是难缠。如今有几分成色,还很难说,但这起码是个值得期待的潜力股。

    此间,陈凯问及,马宝便针对当前连州一带的形势作出了讲解和分析。据他所说,当年清军杀入广东,粤西的不少武装都分崩离析,包括他的情况也很是不好。但是两年后的永历六年,他借着李定国席卷广西的东风,他通过长期的经营与连州、连山、阳山地区的瑶民武装实现联手,大败当地清军,活捉清连阳副将茅生蕙、游击马泗汗、守备白守富等人,并且率部进入湖广。直到李定国被孙可望排挤到了广西,他就再度返回连山地区,一直到这一次长沙幕府完成了对当地瑶民武装的拉拢。

    一番话说下来,甚有条理,马宝显然早已有所准备,但若非是真的明白,也未必能够做到这般。

    陈凯对此点了点头,在场的文武们亦是听得明白,这连州地区,除了明清以外还有第三方势力,那就是当地的瑶民武装。

    瑶民是九黎之一,中国本土的原生少数民族,自古至今,从来都是以民风彪悍著称。动辄起兵反抗,再远的不提,暴元立国九十余载,瑶民起义竟多达四十余次;明时的广西大藤峡瑶民起义从洪武年间开始,隔个几十年就要闹一次,两广总督的设立与他们有关,就连阳明先生王守仁也曾被调派来镇压;等到了清朝,就更是热闹了,独立抗清不说,还先后和太平天国以及同盟会合作,不光是与清廷作对,还要与西方殖民者为难,就没有消停过的时候。

    当前的情况,瑶民武装大多是反清的,但是在连州地区,长沙幕府却取得了策反的成功。至于原因很是简单,瑶民抗清,与汉人、黎民的激烈反抗原因其实都差不多,首先就是一个剃发易服没办法接受。而洪承畴那边,对于少数民族的剃发易服并不强求,甚至上疏清廷进行豁免。有了这一点作为基础,合作便并非彻底不可能了。

    “早知道这老狗难对付,看来还是太笼统了。”

    关于连州地区沦陷的问题,陈凯在马宝抵达时就已经从其口中得到了这样的答案,此间无非是说给其他人的。此间马宝侃侃而谈,说到最后,却是大大咧咧的表示那里虽说是重新姓了清的,但是对于广东的威胁却远逊于其他地区,倒也不需要太过担忧云云。

    这并非是照顾自身颜面的解释,在场众人多是人精,哪里听不明白——那里是第三方势力存在,而非清廷实控,不谈洪承畴有没有余力到广东战场与其决战,就算是想要从那里大举过境,只怕那些地头蛇也未必能够答应。

    “连州地区还是要派人监控的,另外本官决定调整广东北部地区的防御部署。命令,左提督柯宸枢率部进驻清远县城,以为韶州府后劲。韶州府还是以总镇萧拱宸为首,负责前敌指挥。至于安定伯所部,即日起南下广州,进行整编。”

    陈凯要将马宝的部队如李建捷所部那般实现实控,此间马宝亦是干净利落的做出了无条件接受的表态。是不是真的无条件,这一点暂且可以不谈,因为马宝当下的态度,显然是这位李成栋麾下的悍将已经与陈凯达成了默契。于其他人,自然也就一笑了之了。

    “李建捷、郝尚久、马宝,李成栋当年留下来的遗产现在已经有一半落入我的手里了。剩下的,张月、郭登第、李光恩,好像还有些,或许也可以派人去谈谈看。”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陈凯很清楚马宝的投效还是在于李建捷和郝尚久,他来到陈凯这边,可以通过老关系与这二位抱团取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