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再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六章 力从地起(六)(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弹劾,本官是不怕他的。就怕他根本没打算把决定权交给中枢,而是继续用他的咨议局来对付咱们。”

    咨议局可以拉拢士心,这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到的。虽说现在分润的权利极为有限,更多的还是一个协调地方和协助陈凯行政的机构而已,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只要是见识过明末党争的都能有所预感,复社就是个最好的例子。

    粤西南地区,武将盘踞各府县,各有各的心思,文官集团能够掌控的实权本就极为有限。这是连城璧殉国后梧州府以及肇庆府北部这些文官集团的实控区丢失的必然结果,他们最开始的靠着这些实控区来积累资源,进而重新控制军队和地方的计划被洪承畴硬生生的打断了,一直到现在的局面就只能是更加谨小慎微。

    张孝起虽然没去过陈凯的辖区,可也一样能够想象到那里的士大夫肯定更加支持陈凯,起码比高州、廉州、雷州的士大夫支持他的力度要大上不知道多少。一旦陈凯许诺在这些地方筹建咨议局,那么士心倒戈,粤西文官集团本就最为仰赖的士绅阶层不再为其所用的话,钱粮、人力、物力,他们是会被这些生生扼死的。

    事实如此,无可厚非。然而,他们作为地方封疆,势必要为朝廷,要为文官集团守住这片地区。这,是中枢对抗藩镇的本钱,亦是文官预防武人乱政的底气所在。

    这样的底气,在藩镇遍地的粤西南,说起来实在没有多少,但是有和没有才是本质问题,与多少无关。而他们这些粤西文官集团之所以从一开始就与陈凯不对付,归根到底还是因为陈凯并非是正统的文官士大夫出身,一个藩镇的幕僚出身的文官在他们这些人看来就是混进文管队伍的另类。他们与陈凯之间的对抗,为的就是设法限制郑氏集团这个藩镇的迅速膨胀,成为王朝和文官集团日后的敌人,其实单纯与陈凯这个人之间的矛盾算起来还只能算是少数的。

    现在,陈凯出手了,他们必然是要有所反应的。是防御,还是反击,周腾凤已经有了第一反应的答案,而张孝起显然比他想得更加深入一些。

    “陈凯此番显然是势在必得,以着咱们的力量是不足以抗衡的。要设法取得朝廷的支持,只要朝廷能够全力支持咱们,咱们才有转圜的余地。”

    “可是,抚军,昆明远隔万里……”

    粤西南的高州府距离广州已经很远了,但是与高州府和昆明相比,这个距离也就是吃完饭遛个弯儿消消食儿罢了。

    他们都是科举有成,起码智商上面是在平均水平之上的。这些年从各地投奔朝廷,跟着朝廷东奔西跑,又下派到粤西南主持抗清战事,经验上面也不是承平时的那些文官所能够比得了的。

    周腾凤有如此担忧,张孝起又何尝不是。不过,早一步看过了书信,早一步开始谋划,张孝起显然已经想到了这一点上面,当即便指出他们完全可以将向郭之奇那位督师大学士求援——柳州虽然也不近吧,但起码时间应该还是来得及的。而有了郭之奇出面,想来应该也可以进一步的拖延时间,拖到朝廷向陈凯和郑氏集团施压,为了大局考量,陈凯也是会恢复“理智”。

    “当然,这还不够,我们也不能全部寄希望于朝廷和督师老大人。现在,必须给陈凯下点儿绊子,决不能让他太过轻易的争取到了粤西南的士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