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超级U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快到葫芦里来(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玩冒险、射击、策略,角色扮演,自由度却是提升了不少。

    得益于图像识别技术的进步,游戏不但可以在玩家身上实时挂载虚拟的衣服,还能挂载虚拟身体,带给玩家迥异于主机和手机的独特体验。

    之前为了制造“蔷薇少女”机械人偶,方俊淇向蜜蜂幻景申请了4副holo1e和4副bg 4g用作试验。结果人偶还没做好,他们就被模样大变的ar游戏俘虏,相继沉迷进去。

    为了给自己沉迷游戏找个借口,男生们主动报名参加了蜜蜂游电举办的“‘超带感’体感外设设计大赛”,方俊淇手里的宝剑、郭明背后带机械臂的箱子,便是他们自己设计制造的参赛作品。

    前者名叫“ar武器箱”,核心是内置两枚线性电机、控制芯片、18650电池的塑料圆柱体,借助线性电机的快速响应特性,可以精细输出几万种独特的振动模式。配合上1:1比例的剑柄、刀柄、鞭把、弓把之类塑料外壳,可以用来模拟剑刀鞭弓乃至长枪短棒双截棍等多种武器,以及鱼竿、园艺剪、飞机控制杆等工具的独特手感。

    市面上早就存在类似的体感设备,因为价格较高、使用不便并没有普及开来。有鉴于此,他们主动缩小目标,专为ar眼镜开发配套设备,通过借助眼镜图像识别修正运动参数,有效降低加速度传感器和主控芯片的性能要求,进而压缩整体成本扫清普及障碍。

    另外那一对机械臂,同样是ar专用的力反馈设备,机械臂内置电动模块,能够配合游戏内容通过助力和推力,带给玩家类似真实躯体的切实感。和ar武器箱类似,ar机械臂同样走的是廉价路线,主要材料大量使用塑料,既降低了总重量,也降低了设备成本。

    只是相应的,眼镜图像识别会带来额外延迟,再加上低端电机控制不精,整个系统显得非常迟钝,给郭明的身体造成额外负担。他所扮演的黑汉子转身缓慢,既有角色设定的原因,也有这对机械臂的贡献。

    把手里的体感剑柄塞进口袋,方俊淇走上前去帮他解开机械臂的固定扎带,同时嘴里好奇问道:“怎么回事?”

    后者郁闷地白了他一眼,瞥了眼背后的机械臂,抱怨说:“卧槽,云哥你到底加了多少阻力?这东西简直硬得不像话,不用力根本动弹不了。”

    “也没多少啊,”邓盛云从小院里面走出来,把手里的平板电脑塞到郭明手里,提醒道:“数据都在上面,你自己看看!峰值出力只有不到100牛顿,这个出力已经够小了,要知道你提的可是一双几十斤重的铜锤!”

    听见这话,郭明脸上也是有些囧,不过还是强辩道:“真弄个几十斤的铜锤,谁能挥得动?意思意思就行了,一下子加上10公斤的负担,我这样的普通玩家肯定扛不住。”

    “这个以后再说,”邓盛云把解下来的背包提在手里,随口问道:“除了这个,你们还有什么问题?”

    “我这边一切正常,”方俊淇说道,“剑柄和剑鞘的识别绑定近乎完美,不注意就会认错。”

    “阻力太大其实都是小事,”郭明换个喷点继续吐槽,“真正麻烦的,其实是响应时间,从检测到我的动作再到系统启动,能够感到明显的延迟,这也是僵硬感的主要来源。”

    “这个貌似没什么好办法,”邓盛云两手一摊,“咱们能够买到的电机只有这种水平,再加上信号处理、动力传递,延迟很难继续降低。只能让你多练习多适应了。”

    “我倒是不介意继续练习,”郭明撇撇嘴,“问题是蜜蜂游电的审核官怎么看?用户体验不好,项目铁定被毙。”

    “我倒是有个办法,可以改善这个问题,”方俊淇忽然说道。

    “嗯哼?”邓、郭俩人齐齐看了过来。

    方俊淇也不卖关子,果断说出他的办法:“机械臂的延迟没法解决,就算液压传动、自带传感器,同样存在延迟问题,我暑假时体验过蜜蜂影辅的‘外穿机甲模拟器’,那东西虽然相对灵活,依然能够感受到明显的延迟。”

    另外两个也不是笨人,很快就明白了他的意思,邓盛云抢先问道:“所以你是说,放弃武侠题材,专供机器人、巨人这类游戏?”

    “没错,”方俊淇点头确认,“还有欧洲骑士和僵尸,蜜蜂vr/ar平台上有不少这类游戏,应该会有玩家感兴趣。”

    郭明觉得这主意不错,邓盛云却有些犹疑,“那蜜蜂的机甲怎么办?跟官方抢生意,貌似不是明智的选择。”

    “问题不是很大,蜜蜂游电才是官方,蜜蜂影辅严格说来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