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超级U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9章 空中咖啡(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模糊打太极,不愿谈及具体细节,毕竟马竞自己也说不清楚嘛。

    当然他也不是毫无所获,他从马竞这里拿到了下一阶段全国巡回展示的时间地点安排,虽然明天蜜蜂也会发布这个消息,但至少可以让他的围脖抢个从而多圈点儿粉丝。

    他今天来的主要目的其实并不是c1,所以话题很快就转移了。

    “马董,我们都知道在这次航班失联事件当中,蜜蜂出行应用成功预测出了潜在的危险,帮助用户成功避免了登上这趟航班,请问你们是怎么做到的,可不可以给网友们介绍一下?”孟斌问道。

    马竞摇了摇手,“首先纠正一下,我们并没有‘预测’这趟航班可能出事失联,实际上在这次事故之前好久我们就已经降低了马航的安全评级,某种意义上我们只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了。”

    对于孟斌吹捧话语当中隐隐的陷阱,他同样不会掉以轻心,立即郑重其是的辟谣,表示我们还没有辣么强的风险预测能力啦。

    “实际上,企业经营风险应该是保险公司们更加擅长的领域,我们的风险分析系统其实只是小打小闹罢了。通过大数据的确有可能发现潜在的风险,然而真正意义上可以看透一切的大数据是根本不存在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收集到系统全部的运行信息。通常能够发现的只是统计学上的相关性,只具有参考意义,所以那些逃过一劫的用户其实是自己救了自己,他们恰好选择了我们推荐的其他航班救了他们自己。”

    3月份最热闹的新闻,应该要属8号那天马航航班的失联事件了,飞机失联后,一边是周边中越澳等国积极组织搜救,一边又是马航以及马来官方糟糕的应对表现,再加上失联乘客多是本国旅客的关系,不但他们的家属为止揪心担忧,全国亿万网友和观众读者也都在紧密地关注着,然而等了半个月却并没有等来什么好消息。

    本来蜜蜂跟这件事情是扯不上什么关系的,然而前几天网络上流传的一张图片却把蜜蜂给拉扯了进去。

    那是一张蜜蜂客服系统的截图,某位蜜蜂客服把它发到了网络上,标题“也许来自天堂的差评”,经过几天时间的酝酿这张图引发了不少风波,马竞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接受孟斌的采访,也是和这件事有关。

    图片上显示的是一次客服对话,有一位“蜜蜂出行”的用户投诉说“明明别的应用能够买到回国的机票,为什么你们却要显示无票?”并且贴了张图片,上面是别的订票app的界面,上面赫然就有失联航班的名字。

    尽管接待他的是蜜蜂的ai客服“努力解释”了很多内容,那位旅客还是不太买账。最后留下一句“不就是卖高价票提成高嘛,扯这么多做什么?还用机器人糊弄人!”就中断了对话,并且临走时还愤怒地给蜜蜂出行打了个差评。

    本来这段对话应该像其他大多数过往对话一样,被整理起来成为提升蜜蜂ai智能的研究材料,但因为差评以及提到“机器人”的关系,这段对话被蜜蜂人工客服注意到了。

    然后那位员工自然看到了对话记录里面的航班号,再看一看对话日期,她很自然就联想到了那架失踪的波音777客机,然后也不多想就截图发围脖了。

    而根据网友的人肉搜索,这位投诉的哥们自从8号以后就再也没有上线过,也就是说他很可能登上了那架失踪的飞机,这次客服对话也许真的是“来自天堂的差评”。

    毕竟死者为大,马竞和孟斌两个人当然不可能像某些网友一样,无良地嘲讽人家为了几十块的差价送掉小命,也许人家急着登机回国是有急事需要处理呢?

    所以孟斌很快又问起了另外一个问题,“那么马董,关于网络上对蜜蜂大数据窥探用户隐n私的质疑,您能不能有所回应?”

    坦然地耸耸肩,马竞淡然说道:“我们收集相关信息时都是按照国际惯例在操作,充分尊重了国家有关法律以及用户的知情权,具体细节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的用户协议。”

    “之所以我们在大数据应用领域取得了些许成果,主要是我们对dt时代的到来更加期待更加重视,早早就建立了归属集团直管的大数据中心,从所有业务部门以及外界可信数据源收集各方面的数据,整理分析之后再反馈给具体业务部门,像是蜜蜂出行的出行推荐功能就是典型的大数据应用。”

    “但是有很多司机师傅反应说你们的安全评级过于严格,比交警部门还要严格,这样会不会涉嫌歧视?”

    “不一样的,交管部门作为执法部门是守护底线的,而我们的安全评级关注的却是可以提高的那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