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逍遥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29章 汉与贼(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实,赏田赏钱赏房子也就罢了。

    烈士未成年的子嗣,如果有意将来从军或作官为吏,只要年满八岁,即补入少年讲武堂学习深造。黄景胜一直奉李中易之命,聘请名儒教导读书习文。

    以前,烈士子弟想做官,只能是选择从军。现在,李中易拿下了高丽国,又有平卢节度的五州地盘,烈士的成年子弟又多了条出路,可以选择做节度使府或是州、县衙文吏。

    厚恤的结果是,整个军队的向心凝聚力,无比强大。问题也有,而且还很大。

    如果李家军打上几场败仗,阵亡两万人以上,就算是李中易的家底再雄厚,也必须破产。

    经过这么多年的强化学文识字,李家军中的文盲基本上都是刚入伍的新兵,三年以上的老兵最少都识得两千多字,并且初步掌握了三位数的四则运算。

    老兵们虽然无法做出花团锦簇的文章,行文直白的公文和军令,却是谁都看得懂的。

    作为一支当代文化素质最高的军队,哪怕是普通一兵,都算得过来厚恤的那本经济帐,压力可谓是山大,毕竟谁都打不起大败仗。

    文化素质高的优点,实在是太多了,不需要赘述。缺点其实也很明显的,既然大家是捆绑在一起的紧密利益共同体,那么水涨船才会高的道理,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以整个天下的田地钱粮,厚恤阵亡的将士们,才是真正令人后顾无忧的王道。

    据军法司的密报,在军中,推动李中易夺取天下的自发声浪,一浪盖过一浪,根本无法有效遏制。

    意识到军心可用,李中易自然不可能去干预,任其水到渠成,反而是件美事。

    “山长,俘虏们如何处置?”廖山河抓俘虏抓到手软,自然不甘于人后,逮着机会就要表下功劳。

    李中易扭头问杨烈:“白行,你看呢?”俘虏太多了,都杀了显然不行,那会给未来的对契丹国战,带来无尽的后患。

    可是,一万多契丹人如果都放了,将来肯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