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逍遥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29章 汉与贼(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定会在战场上再次见面的。就这么养在俘虏营里,又会消耗海量的粮食,对李家军却半点用处。

    杨烈没料到李中易会问他,他略微斟酌了一下,拱手说:“禀恩师,昔日霍骠姚擅用匈奴内奸作向导,手下也有不少匈奴战士。如果咱们从契丹的俘虏之中,仔细的甄别一下,取其精锐之士,仿党项骑兵之例,倒不失为一良策。”

    李中易摸着下巴,微微一笑,杨烈属于天生的将种,被他慧眼识英才,拔擢于草莽之后,军事天分日益崭露头角。

    不过,关于俘虏的问题,如果单从组建仆从兵的角度去考虑,未免失之偏颇。

    人,生来就是社会性动物,社会必定会分等级。没有比较,就没有幸福感,放之四海而皆准。

    如果战败的俘虏,不受任何惩罚,便直接纳入到李家军中成为新兵,来得太容易了,反而不会珍惜。

    李中易打算先把俘虏们都贬为奴隶,让他们吃一些苦头之后,再从中挑选一些幸运儿出来。那么,剩下的俘虏有了盼头,便会卖力的充当苦力,争取早日摆脱悲惨的命运。

    契丹人统治燕云十六州,已长达三十余年之久,差不多两代人的时间了。所俘虏的汉军,能否堪用,说实话李中易心存极大的怀疑。

    并不是说,长得和汉人一模一样,就是大汉子民。关于这一点,有历史上已经有先例证明。

    北宋联金灭辽的条件,就是金国获胜后,归还燕云十六州。大太监童贯领军北上之后,不仅没见此间的百姓,踊跃欢迎王师收复故土的热情场面,反而被普遍的仇视和憎恨。

    “嗯,李勇何在?”李中易扫视了堂内一周,却没见李勇的身影,他便有些奇怪。

    “回主公,李勇方才带人去抢好马,让本司的军法官给扣下了。”同知军法司事李延清暗暗松了口气,终于轮到他说话了,赶忙把憋了很久的惊人消息,禀报给了李中易。

    军中,不仅阶级森严,也是最讲究资历的地方。李延清虽然权势颇大,地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