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等的一饭一食一衣,皆来自于辛勤耕作的老百姓,要知道感恩!
在平卢地区农忙的时候,除了必要的机动警戒部队之外,整个李家军都会下到农田里,去帮老百姓耕种或是收割。
李中易刚进城,就暂罢了早朝,学士院的翰林词臣们闲着没事做,大家各自扎堆,一边煮团茶,一边指点江山针砭时弊。
“哼,铜臭子倒是很会演戏啊。”翰林侍讲学士钱学圣手抚折扇,摇头晃脑的点评李家军入城第一天的表现。
“呀……”聚在钱学圣身旁的词臣之中,有明白人已经汗如雨下,吓得脸色苍白。
开什么玩笑,李家军都攻进了京城,李中易也登上了执政王的宝座,钱书圣还敢把铜臭子挂在嘴边,难道不怕抄家灭族么?
“小弟去去就来……”很有几个明白人,借口更衣之机,溜之大吉。
在场的人,哪怕以前很受宠,但那已经是过去时了。最高掌权者都换了,以前越得宠,将来的日子恐怕就越难过。
在天朝的历史长河里,越是没有隔夜粮的底层百姓,距离政治也就越远。道理其实很简单,老百姓每天刚睁开眼睛,养家糊口的巨大生存压力,就活生生的摆在面前。
刚吃了上顿饭,就要琢磨下顿饭的老百姓,哪来的闲工夫坐而论道呢?
但是,朝廷一向优待的文臣士大夫们,吃得饱穿得暖,空闲的时间大把,如果不抨击一下时弊,岂不是愧对了读书人的高贵身份,辜负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么?
“养望兄,和执政王的兵马相比,朝廷的禁军简直就像是叫花子。”翰林侍读学士孙大千早就看钱学圣不顺眼了,故意插话刺激钱学圣,想让他多说一些犯忌讳的话。
自古以来,文人堆里的是非,一直多如牛毛,剪不断理还乱!
孙大千和钱学圣虽然都是学士院的同僚,但是,出自于寒门的钱学圣,曾经口不择言的嘲讽过孙大千。
钱学圣说孙大千仗着家财万贯,出手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