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过于阔绰,这是典型的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当众打脸的行为,遇上心胸开阔的人,也就一笑置之。
可是,孙大千是个好面子的富二代,一直在心里记着孙大千的小黑帐。今日,孙大千总算是逮着好机会了,他自然要挖下深坑,再对口无遮拦的钱学圣落井下石。
在场的词臣们,哪个不是把经史子集读烂了的高级知识分子?
孙大千暗中下套的恶劣行径,颇令人不耻。但是,钱学圣屡屡以从小家贫为由,反证他的品格比某些家境富裕的同僚们高尚许多,这就很不讨人喜欢了。
更何况,钱学圣的学问虽然很不错,但是,人缘却很差劲。平日里,他不仅嘴巴毒,还是个大抠货,只吃白食从不请客,现场也就没人站出来提醒他了。
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逻辑,其实是有来有往。如果说,长期有来无往,肯定没朋友!
同僚一三五请了客,大家也都理解钱学圣的家境不宽裕,也没谁硬逼着他回请二四六。
可问题是,钱学圣吃了这么多次的白食,总要请一回客吧?
然而,现实却是,自从钱学圣入了学士院以来,已经超过八年了,他却连一次客都没有请过!
学士院里的寒门子弟不少,很多家贫的学士,承受不起频繁应酬的巨大开销,干脆找出各种借口,索性不参与这种联络感情的交际活动。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和知趣的困难同僚相比,有好事者就暗中给钱学圣取了个绰号:白食学士!
“韩通无能,二十几万精锐大军,不到一个时辰,就败得很惨了,朝廷白养了这种窝囊废,倒让铜臭子捡了现成的便宜。”钱学圣也不是真的傻瓜,可是,说到兴头上,又被一直瞧不起的孙大千所激,终于落下了天大的话柄。
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学士们,纷纷扭头看向孙大千,孙大千却装得和没事人一般,笑得云淡风轻。
熟悉孙大千脾气的人,都知道他的特点,他要么不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